应中国驻慕尼黑总领事王顺卿的邀请,2012年6月20日,德国巴伐利亚州高廷文理中学校长维施奈夫斯基女士带领汉语班师生到总领馆做客。她嗣后在致王总领事的信中表示,师生们对有机会做客中国总领馆感到非常高兴,这次非同寻常的活动将留下永久的记忆。
该校2011/12年度报告在“交流、伙伴、联系”专栏刊载了汉语班学生做客中国总领馆的情况和学生感言。
“6月20日下午,维施奈夫斯基校长以及克蕾默女士带领我们做客中国总领馆。首先,王总领事致辞欢迎大家。接着,教育领事戴继强先生为我们播放了两部短片:一部快速展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传统文化、不断领先的技术及现代化进程,另一部介绍了中国的书法艺术。克蕾默女士简短介绍了高廷文理中学汉语教学情况。我们学生向总领馆的主人介绍了自己学习汉语的体会及感想。在慕尼黑孔子学院一位中国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一首唐朝(公元618-907年)诗歌《咏鹅》。最后,我们品尝了传统的中国小吃。带着总领馆为我们准备的丰厚礼品,满怀着谢意,我们告别了总领馆。”
——康斯坦丁·韦德纳(11年级)
“我非常高兴能够受到中国总领馆的邀请。实际中的中国总领馆和我之前想象中的高楼、长廊的形象完全不一样。遗憾的是天公不作美,回来的路上我们被雨淋湿了。不过此行非常值得。”
——蕾亚·朗格(5年级b班)
“我们在总领馆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下午,使我们与中国文化更亲近了一些。”
——菲利普·巴德(7年级b班)
“能被邀请去总领馆做客真好。我期待今后还会有更多这样亲身接触对话的机会。另外,礼物真的很丰厚。”
——迪特马尔·卢赫曼(6年级c班)
“总领馆为我们安排的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比如通过放映短片让我们领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自然风光。”
——凯·维克-维腾尼斯(7年级b班)
“王总领事的盛情邀请,让我们对中国的日常生活有了美好的印象。”
——菲利普·克林根(7年级b班)
“影片很有意思,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了解学习。春卷真的好吃,对我们的招待太好了!”
——康斯坦丁·德拉戈尼(8年级d班)
“我非常高兴我们能被邀请去总领馆做客。我们学的那首唐诗很有意思。总领馆送我们的T恤衫上要是有汉字就更好了。”
——茱莉娅·霍尔(5年级b班)
“参访总领馆非常有意思,因为能让我们有机会见识到一个母语是汉语的中国教师是如何教授汉语的。这对我继续学习汉语是一个莫大的激励。”
——帕特里克·舍弗勒(7年级f班)
“我非常高兴能被邀请去总领馆做客,这让我见识了好多。比如我知道了中国人还会将红豆糊裹成小球(麻团)吃,虽然我个人觉得它没有春卷那么好吃。”
——多米尼克·乌尔(7年级b班)
“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与说汉语的中国人在一起交流,讨论各自学习对方语言和语法的体会和心得。虽然与我们交谈的人级别这么高,但气氛始终是愉快和轻松的。在这次访问中,一些典型的关于中国的陈词滥调并未得到证实。中国的形象通过总领馆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展示。总领馆还为我们精心准备了礼物。这一切将激励我们继续学习汉语。”
——杰西卡·霍施密特(9年级c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