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掠影

驻波黑大使王辅国就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来源:(驻波黑使馆) 2012-09-07 03:05

  2012年9月6日,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成立大会暨首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召开之际,驻波黑大使王辅国接受波黑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每日之声报》采访,并在波黑塞族共和国《独立报》发表署名文章,就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波双边关系发展面临的新机遇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王大使表示,今天,作为中国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华沙会晤成果的具体落实之一,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成立大会暨首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将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各部门、地方政府及企业、以及来自包括波黑在内的16个中东欧国家的代表将就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华沙与包括波黑部长会议主席贝万达在内的中东欧16国领导人举行了成功会晤,并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论坛上,温家宝总理宣布了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12项战略举措,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对中国—中东欧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拓展合作领域、健全合作机制、夯实合作基础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为中国同中东欧国家进一步扩大合作创造了难得机遇,也引起了中东欧各国的强烈共鸣,得到一致赞同和积极响应。华沙会晤极大提升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开展相互合作的热情,为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自4月华沙会晤至今,中国及包括波黑在内的中东欧16国都为加强合作,落实上述12项合作举措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行动。中方已在设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中东欧16国也分别任命了国家协调员,并指定相应机构同秘书处对接,标志着中东欧国家同中国合作渠道的顺利、畅通。

  9月6日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合作秘书处成立大会暨首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将标志着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工作网络基本确立,必将有助于合作的长期化、机制化发展。

  在谈到12项举措对中波双边关系发展的意义时,王大使表示,波黑地处西巴尔干地区,是中东欧国家的重要一员。波黑基本经济面较好,劳动力素质高,公路、铁路建设,煤、铁、电能资源开发需求大。政府工作的重点在于促进经济发展,潜力领域众多,包括:能源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农业、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方面,而中国在上述领域有着雄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中波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务实合作大有可为。此次中方的提出12项举措,不但包括政策性措施,更包括了具体可操作的领域和计划,以及配套的资金支持,很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包括波黑在内的中东欧各国的关切和期望,体现了双方经济的互补优势,也得到了波方的充分赞同和支持。

  一直以来,波方政府及贝万达总理本人对中波关系发展十分重视,积极推动12项举措的后续落实工作。前不久,波黑部长会议通过决定,任命了中国—中东欧合作波黑国家协调员,并召集由来自外交部、外贸与经济关系部代表组成的合作团队协助其工作;中国—中东欧“交通网络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波方团队的组建工作正在进行;中方已经向波方发出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专场旅游产品推介会”的邀请。关于下一阶段推进“100亿美元专项贷款”、设立“5亿美元中国—中东欧合作基金”、向中东欧国家派遣“贸易投资促建团”等具体工作也在紧张筹备中。此次中国—中东欧合作秘书处成立大会暨首次国家协调员会议的举行,将标志着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工作网络基本确立,必将有助于合作的长期化、机制化发展。

  最后王大使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友好关系面临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温家宝总理关于中国—中东欧合作的的12点建议是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传统友谊,造福各国人民,推动中欧关系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为中国同波黑的友好关系和务实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中波两国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在包括双边经贸合作的各领域关系与合作一定会发展得更好,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同日,波黑塞族共和国主要媒体《独立报》以大幅版面刊发了王辅国大使署名文章《合作的新机遇》。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