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意大利《晚邮报》就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刊发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署名文章
驻意大利使馆
2016/07/14

  2016年7月13日,意大利《晚邮报》就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刊登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署名文章《为什么我们不接受这样的仲裁》。全文如下:

  菲律宾南海仲裁损害地区和平稳定。“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一句中国古语,今天用来概括中国南海地区形势再贴切不过。南海和平稳定是中国的重大利益所在,也是绝大多数沿岸国家的共同愿望。而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和某些域外国家的挑唆煽动却搅动南海动荡不安。

  7月12日,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仲裁庭悍然宣布所谓南海仲裁结果。这一仲裁从一开始就是非法的、无效的。一方面违背了中菲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端的约定。自1995年以来,中菲在多个双边文件中已就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协议。2002年中国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10个国家签订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明确规定,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中菲两国据此选择了以谈判方式解决有关争端,直至2011年,菲方还与中方共同发表声明,承诺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另一方面违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菲律宾提出的仲裁诉求实质上是领土和海洋划界问题。领土问题是习惯国际法调整的范围,不是《公约》的调整范围。而海洋划界问题,中国已于2006年根据《公约》规定将有关问题排除适用强制争端解决程序,有30多个国家都作出了类似声明。

  令人遗憾的是,仲裁庭不顾中菲已选择通过谈判协商方式解决争端的事实,违反《公约》规定,强行审理和行使管辖,严重侵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和《公约》缔约国享有的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和程序的权利,架空了排除性声明,从事实上否定了缔约国享有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因此,中国始终不参与、不接受这样的仲裁,更不会承认所谓的裁决。这既是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性,也是维护《公约》的完整性。

  南海争议始于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等国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中国政府最先提出并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这是中方的基本政策,并据此作出一系列承诺。仲裁裁决不会改变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历史和现实,不会动摇中国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意志,也不会影响中国有关政策和立场。

  * * * *

  《晚邮报》是意大利第一大报,在时政、经济、国际、文化等领域均有强大新闻和舆论影响力。成立于1876年,总部设在米兰,在众多国家和地区设有分社或常驻记者。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