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驻香港公署宋哲特派员在香港《南华早报》和《经济日报》发文批驳所谓南海仲裁庭裁决
驻香港公署
2016/07/14

  2016年7月14日,驻香港公署宋哲特派员在香港《南华早报》和《经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中方不接受、不承认所谓南海仲裁案“裁决”的严正立场,强调中方愿与直接当事国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全文如下:

仲裁闹剧 荒唐收场

  7月12日,所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裁决。有关裁决错误地认定,中国拥有主权的岛礁不能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断续线”内的历史性权利没有法律基础。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法的规定,中国有权排除强制性仲裁,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都是这么做的。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在未与中方进行谈判、又未征得中方同意的情况下,2013年初单方面提起仲裁。这是出于政治目的,而不符合法律规定;它的意图是制造麻烦,而非解决问题;因此其结果也必然是非法无效的,而不具有约束力。

  正如中国政府此前多次表明的严正立场,我们对该仲裁案自始至终都不接受不参与,对其结果自然也不承认不执行。任何国家希以该仲裁案结果为基础限制中国在南海的主张自然也是徒劳的。这正是中国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规则的体现,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本来,南海诸岛的归属是简单和清楚的。自古以来,中国就对南海诸岛及其周边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历届政府都对这片地区行使着有效管辖。但南海的现状却是复杂的。上世纪70年代以后,菲律宾等沿岸国非法侵占了属于中国的一些岛礁。中国本有能力收复这些岛礁,但从南海和周边地区稳定大局出发,并未采取这样的行动,而是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积极倡议。

  中国之所以提出这种主张,正是出于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的考虑。因为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对中国很重要,对其他沿岸国很重要,对本地区和世界都很重要。

  如果这种和平与稳定被破坏,多年来在此作业的各国渔民就无法在此安心工作,每年就不会有10万艘船舶安全顺利地通过南海,每天多达1500万桶原油也无法运到东亚。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的是和平对话协商,而非这种强加于人的、非法的仲裁。过去几年,由于域外国家的介入,由于菲律宾阿基诺政府的一意孤行,由于这个非法的仲裁案,本不应成为焦点和麻烦的南海问题被炒得很热。这是不正常的。现在,持续三年多的非法仲裁案落下了帷幕,意味着一场闹剧终于收场。

  中国和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中国将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继续遵循《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与直接有关当事国根据国际法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端。中国将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亲诚惠容”的周边政策,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迈上新台阶。我们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前几天刚刚就任的菲新总统杜特尔特就职后曾表示,愿与中国就南海争议进行对话。我们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奉劝菲方能够认清大局,不要再纠缠于这个所谓“仲裁”结果,真正从两国人民和本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回到与中方对话谈判协商解决问题的正路上来。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