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在旅瑞华人华侨维护中国南海主权座谈会上的讲话
驻瑞典使馆
2016/07/14

  

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在旅瑞华人华侨维护中国南海主权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7.13)

  7月12日,一个临时拼凑的仲裁庭就菲律宾前任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作出了所谓“裁决”,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和世界上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与人民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中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和中国外交部《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决的声明》,以及《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对这项非法的“裁决”郑重宣布不接受、不承认的严正立场,全面阐述了中国在南海享有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以及中国的政策主张。

  刚才,我认真听取了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代表的发言。你们以赤子之心时刻关心祖(籍)国,在所谓“裁决”发布后第一时间举行集会,义正辞严地愤怒声讨这场国际闹剧,以充分的历史和国际法依据坚定捍卫中国在南海享有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充分体现了你们的爱国之心和坚持公平正义的立场,我深为感动,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各位华人华侨朋友是国际和平的使者,希望通过你们能够让更多瑞典朋友和国际有识之士了解南海以及仲裁案的真相。

  关于此案,我想谈三点看法:

  一、中国在南海享有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容否定

  中外诸多史料可以佐证,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经营南海诸岛,也是中国政府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管辖。二战后,中国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收复了被日本侵占的台湾和澎湖列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这是战后国际秩序和相关领土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新主张,包括南海断续线在内,都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客观事实,为历届中国政府所坚持。任何势力企图以任何方式贬损或否定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都是徒劳的。

  二、所谓南海仲裁案是场非法的“闹剧”,是对国际法治和地区规则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藐视。

  从根本上说,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超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解决领土争议不是这个公约的职能,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对此没有管辖权,其自行扩权、越权审理并做出裁决,违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程序、法律、证据适用方面牵强附会,漏洞百出,是非法的、无效的。这个仲裁庭并不是什么“国际法庭”,仲裁庭的组成实际上是政治操作的结果,其代表性、独立性与公正性令人深为置疑,所谓裁决更开创了一个很恶劣的先例。它侵犯了中国作为《公约》缔约国享有的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是对《公约》权威性、完整性的侵犯。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了中菲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协议,是背信弃义的行为。

  中国不接受、不参与所谓“仲裁”的立场完全符合包括《公约》在内的国际法,是尊重国际法、维护《公约》的完整性和严肃性。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反对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在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议上,中国不接受任何第三方争端解决方式,也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的争端解决方案。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执行非法仲裁结果,要严格约束有关方面不要采取任何挑衅活动,否则中国决不会坐视不管。

  三、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端是促进地区稳定的唯一出路

  中国是世界上边界最复杂、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本着平等协商、相互谅解的精神与12个陆上邻国通过双边谈判签订了边界条约。中国作为最先提出并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一方,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通过规则和机制管控争议,通过开发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长期以来有力维护着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及南海和平稳定。

  对中国而言,南海问题是维护领土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海洋权益的问题,是防止丧失固有领土的悲剧重演。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中国热爱和平,但从不畏惧捍卫和平。我们希望头脑发热的人冷静下来,停止强势介入,停止恃强自重。中国要和平崛起的神圣权利,中国人要过好日子的神圣权利是不可以被任何人剥夺、也是任何人剥夺不了的。

  仲裁案以及由此引发的恶意炒作和政治操弄,将南海问题带入了一个加剧紧张对抗的危险境地,损害了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国将遵循《联合国宪章》确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维护国际法治的公平正义,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