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6日,驻安哥拉大使龚韬在安《国家报》发表题为《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疫苗合作》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8月初,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书面致辞,指出中方已在全球健康峰会上宣布支持全球团结抗疫的五项举措,其中包括倡议设立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由疫苗生产研发国家、企业、利益攸关方一道探讨推进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积极开展合作生产。这是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应有之义。中国会继续尽己所能,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2021年,中国将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中国决定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用于向发展中国家分配疫苗。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疫苗国际合作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率先向全球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助力各国快速启动疫苗研发。中国率先在海外开展新冠灭活疫苗三期临床试验,后续又同20多国开展研发合作。目前,4款中国疫苗在100多国获准使用,2款进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和“新冠疫苗实施计划”采购清单,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国际权威认可。中国率先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自2020年9月起就开始向有急需的国家提供疫苗,已经并正在向安哥拉在内的100多个国家捐助疫苗,向6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总量居全球首位。中国捐赠给安哥拉的疫苗已全部投入使用,在安哥拉抗疫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中,疫苗至关重要,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公平合理分配,不落下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真正成为人民的疫苗。这既是战胜疫情所需,也是国际道义所在。然而,全球疫苗分配不均、接种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免疫鸿沟”现象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开展疫苗国际合作,不谋求任何政治目的,没有任何经济利益盘算,也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我们唯一的目标,是让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疫苗,助力全球早日战胜疫情。为此,中国将采取进一步行动。
一是继续稳步提升产能,向全球提供更多用得上、用得起的中国疫苗,满足发展中国家需要,努力实现年内向世界提供20亿剂疫苗。
二是继续同发展中国家深化技术转让和产能合作,支持世贸组织早日就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作出决定。中国同论坛与会国家已投产8个合作生产项目,另有4个项目达成协议,希望加快对接,抓紧落地。
三是继续支持“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力争在10月底前向“实施计划”首批交付超过1亿剂疫苗,用好向“实施计划”捐赠的1亿美元,使更多发展中国家受益。
作为安哥拉的战略伙伴,中国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安哥拉抗疫工作第一时间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只要安方有需求,中方将继续向安方提供急需的中国疫苗,与安方齐心协力,共筑免疫长城,共同战胜新冠疫情,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