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亚历山大总领事赵丽莹接受埃及《鲁兹尤素福》杂志书面采访
来源:    2021-02-28 19:41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1年2月10日,驻亚历山大总领事赵丽莹接受埃及《鲁兹尤素福》杂志书面采访,就中国疫情防控和主张、疫苗国际合作、疫情下中埃合作和“一带一路”合作、中美关系、中欧关系及地区热点问题等回答了记者提问。27日,杂志全文刊发。埃及《宪章报》、《日出报》、《祖国未来新闻报》等转发报道了相关内容。采访全文如下:

   

  一、去年中国成功应对了第一波疫情,今年初中国确珍病例有所增加,在此疫情形势下中国如何庆祝春节?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不仅率先控制住了疫情,而且率先复工复产,成为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中国仍有零星散发病例。在做好日常性疫情防控的同时,为防止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增多加大疫情传播,中国政府推出了分级分类的就地过年政策,倡导大家春节假期非必要不出行,以此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同时抓紧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

  二、中国疫苗的发展情况如何?在国际上,包括同埃及方面有那些合作?

  疫苗是我们防控并战胜疫情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国际社会抗疫合作的重点。中国疫苗研发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已经有一支疫苗附条件上市,多支在进行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这为中方抗击疫情和参与疫苗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方切实践行习近平主席的重要宣示,在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中方向巴基斯坦等53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已经并正在向27个国家出口疫苗。中方还积极参与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决定向“实施计划”提供疫苗,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中方支持国内企业同国外合作伙伴开展疫苗联合研发和合作生产,支持有关企业向急需获取疫苗、认可中国疫苗、已授权在本国紧急使用中国疫苗的国家出口疫苗。中方将继续同有关国家以不同方式开展疫苗合作,根据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为早日战胜疫情、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2020年底,我们双方签署了《中埃关于新冠病毒疫苗合作意向书》,推动相关机构加强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生产和使用领域合作。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埃及医护人员已开始接种中国疫苗,中国援助埃及的首批新冠疫苗已运抵开罗。习近平和塞西总统在近日通话时均强调愿加强双方疫苗合作。

  三、中国如何看待现在的疫情危机?

  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快了百年变局的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疫情蔓延、经济衰退、治理困境是摆在人类社会面前的突出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成为阻挠国际合作的主要障碍。与此同时,这场疫情也使各国人民对休戚与共、同舟共济的认知更为深刻,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致辞时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摈弃意识形态偏见、克服南北发展鸿沟、应对全球性挑战是当今时代四大课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必须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当下迷茫中的世界指明了发展方向。

  四、疫情对中埃经贸合作是否产生负面影响?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在习近平主席和塞西总统亲自擘画指导下,中埃经贸合作逆势上扬,取得可喜成绩。中国仍为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11月,中埃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128.9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埃直接投资8933万美元,同比增长19.26%。截至2020年11月底,中国对埃累计投资超过77亿美元,为近4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不到5年时间为埃培训了2千名专业人士。新首都中央商务区(CBD)项目、斋月十日城市郊轻轨等在建重大项目工程在采取严格疫情防控措施下也进展顺利。2021年是中埃建交65周年。近日,习近平主席同塞西总统通话,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发展达成重要共识。我们愿与埃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扩大双方基础设施建设、产能、科技等领域合作,推动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五、疫情对“一带一路”合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8年来,得到国际社会热烈响应和支持。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几十个国际组织签署超过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重要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没有止步,而是展现出抗风险的韧性。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3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近30%。大多数“一带一路”项目坚持不停工不裁员,持续推进,一批新项目顺利启动,为全球经济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为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创造更大合作空间。我们愿同包括埃及在内的各方一道,结合各国战胜疫情和经济复苏的现实需要,推动“一带一路”同各国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助力互联互通和复工复产,挖掘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经济新动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六、中方如何看拜登总统上台后的中美关系?

  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等方面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肩负特殊重要责任。在中国农历除夕,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国牛年春节相互拜年,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重要关口。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两国应该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七、中方如何评价英国脱欧后的中欧关系?

  2020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45周年。中欧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总体上保持了对话合作的主导面,维护了互利共赢的主基调,展现了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英国脱欧不会影响中国同欧盟和英国发展关系。2020年,中欧关系在疫情中逆势前行。中国首次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双方签署地理标志协定,决定打造中欧绿色、数字伙伴关系,宣布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为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力。我们愿一如既往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盟增强战略自主,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与欧方加强协调,确保中欧关系继续朝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八、中方如何看待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以及伊朗问题?对复兴大坝问题有何看法?

  我们高度重视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乐见有助于缓和中东地区国家紧张关系、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举措,并将继续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和独立建国事业。我们将继续为此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当前伊朗核问题处于关键节点。我们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坚持维护全面协议的共识,推动美方尽快无条件重返全面协议,并解除所有相关制裁,为推动全面协议重回正轨创造条件。关于复兴大坝问题,我们希望有关各方加强沟通,本着互利共赢、友好合作态度,通过谈判达成符合各方利益的解决办法。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