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威廉斯塔德总领事李意钢在库拉索网站发表署名文章《中国脱贫奇迹与减贫密码》
来源:    2021-03-12 13:13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1年3月12日,驻威廉斯塔德总领事李意钢在《库拉索纪事》新闻网发表署名文章《中国脱贫奇迹与减贫密码》,全文如下: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过去八年中,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间奇迹。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函祝贺习近平主席和中国政府,表示中国的重大成就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描绘的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重要贡献,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

  摆脱贫困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大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共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减贫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脱贫攻坚斗争中,中国立足本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中国的 “减贫密码”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经验。

  第一,中国的减贫成就得益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开展集中统一领导,将其纳入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彰显,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到扶贫一线,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第二,中国的减贫成就得益于精准扶贫方略。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在实施这一方略的过程中,中国聚焦“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大核心问题,通过建档立卡、因地施策、靶向治疗,实施十大扶贫工程等精准扶贫措施,帮扶精确到村到户。同时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把握教育这一根本之策,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了脱贫实效。

  第三,中国的减贫成就得益于完善的扶贫治理体系。中国各级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实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通过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机制等,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各行各业发挥专业优势,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体系和强大合力,推动全面脱贫。

  在中国脱贫攻坚道路上,国际社会给予中国大量支持,中国也以实际行动回馈世界减贫事业,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广泛的经济社会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瓶颈。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在消除贫困和实现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守望相助,继续做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