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非洲 > 马里 > 驻外报道

驻马里使馆临时代办刘开源在马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从抗击法西斯到共建命运共同体: 中国永远是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

来源:(驻马里大使馆) 2025-09-02 04:24

2025年8月29日,驻马里使馆临时代办刘开源在马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从抗击法西斯到共建命运共同体:中国永远是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全文如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人类浩劫重塑了20世纪的地缘版图,也催生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最早点燃了东方抵抗的烽火,是东方主战场的中流砥柱。当前,面对日益复杂的地缘冲突与全球性挑战,中国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清晰有力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世界”这一重大问题。

中国不仅为自己而战,更是为人类而战的反法西斯斗士。

西方历史学家常常关注诺曼底登陆和太平洋战争,却忽视了一个同样重要的事实: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付出了数千万军民牺牲的巨大代价。

从1931年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就打响了反法西斯的第一枪,这远早于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和1941年珍珠港事件。中国战场极大地遏制了日本的扩张行动,并最终阻止了轴心国势力的会师。富兰克林·罗斯福认为,如果没有中国,日军就有可能入侵澳大利亚和印度,挺进中东,并与德军联手,彻底孤立苏联。

中国人民在本土抵抗的同时,也为盟军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战略支援。著名的驼峰航线一直延伸到中国云南,是盟军真正的生命线。它不仅将桐油和钨矿等重要资源从长江流域运送到盟军的兵工厂,也见证了团结和英勇的感人时刻。上千名美国飞行员在这条危险航线上被迫跳伞后最终被中国军民冒着生命危险营救。

中国是战后和平秩序的塑造者。

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同美、英、苏并列领衔签字。这份殊荣不是外交馈赠,而是几千万军民的牺牲换来的。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抗战经验转化为国际秩序新理念。中国代表在旧金山会议上倡导民族自决原则与反殖民精神,推动将“大小各国平等”写入《联合国宪章》。中国深知和平之可贵,为公平正义和停火止战而不懈努力。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的重大成果。台湾问题的事实不容置疑。19世纪末,日本通过侵略战争强占了台湾。此后半个世纪,台湾人民从未停止反抗。《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均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其从中国手中窃取的台湾。这些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就是挑战联合国的权威,就是挑战战后国际秩序。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明确重申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自此,台湾地区在联合国只有一个名称:“中国台湾省”。

中国是推动国际秩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引领者。

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如今该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被视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参与者和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积极斡旋解决中东、非洲等地区热点问题,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惠及150多个国家,涵盖基础设施、能源、数字经济等诸多领域,为发展中国家注入了重要增长动力。面对气候变化、数字化转型等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积极出产品、出技术、出理念,提供大量国际公共产品。当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脱钩断链”杂音四起,谁在筑墙,谁在架桥,显而易见。中国正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行动,告诉所有在现代化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同行者:中国决心为人类谋进步。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中国家正在集体崛起,世界需要新的国际治理理念。顺应时代潮流,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致力于建设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世界上的事要由各国商量着办,不能允许谁的“胳膊粗”就听谁的。

从战火中走来的中国,正在为公平正义和人类进步继续奋斗。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