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非洲 > 塞内加尔 > 驻外报道

驻塞内加尔大使李志刚在《太阳报》等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中塞坚定做各自发展振兴的同路人、好兄弟》

来源:(驻塞内加尔大使馆) 2025-08-05 16:48

2025年8月4日,驻塞内加尔大使李志刚在主流媒体塞通社、《太阳报》、《南方日报》、《日报》和Seneweb、Dakaractu等独立传媒网站刊登题为《中塞坚定做各自发展振兴的同路人、好兄弟》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中塞两国是各自发展振兴的同路人、好兄弟。今年6月,塞内加尔总理松科赴华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习近平主席、李强总理同松科总理分别会见。这是继2024年9月法耶总统访华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之后,两国坚定团结协作、共谋发展振兴的最新实践。

中塞传统友好根植于平等尊重。中国同塞内加尔相隔近1.3万公里,自然环境、风俗文化各异,但中国始终秉持“国家不分大小、不论强弱,一律平等”,从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在毛泽东主席、桑戈尔总统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带领下,两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中相互支持、真诚合作,兄弟情谊历久弥新。最近,我见到了塞内加尔第一位留华学生、塞首任驻华大使的女儿Aminata女士,她谈及当年父亲受到毛主席、邓小平同志接见的场景时,依然激动不已。

新时代以来,中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蓬勃发展。法耶总统、松科总理高举泛非主义旗帜,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将发展对华关系置于优先方向,是非洲“二次觉醒”新生力量。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永远同非洲兄弟站在一起,主持公道、践行平等,坚定支持塞内加尔走自主自强的发展道路。

中塞务实合作彰显于互利共赢。中国对非合作是基于共同利益的双向赋能与相互成就。2024年,中国首次成为塞最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总额达到58.2亿美元。由中企承建的捷斯-图巴、捷斯-姆布尔高速公路打通内陆沿海大动脉,迪亚姆尼亚久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塞招商引资的示范窗口。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塞投资兴业,创造了11000多个就业岗位,员工本地化率达85%以上,有力促进塞经济社会发展。得益于中国对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今年上半年,中塞贸易额达到3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塞对华出口增长高达117.9%。

中塞农业现代化合作和人才培养展现新气象。针对塞农业发展实际需要,中国为塞农业技术人员举办花生全产业链培训班,利用北斗卫星赋能农业监测与防灾,扩大推广农技培训与技术转让。经中国专家指导的水稻示范田产量均在每公顷7吨以上,是当地普通农田产量的近3倍。选育出的高产稻种助力塞粮食安全。中国政府还为塞方提供大量政府奖学金和技术培训名额,从治国理政、农业发展、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等多方面加强人才培训。在塞中企也立足当地、积极培养人才,很多学成归来的人才已成为在各自领域连接中塞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中塞关系内涵丰沛于人文交流。明年是“中非人文交流年”,塞内加尔将主办第四届夏季青年奥运会,这也是非洲大陆第一次承办奥林匹克赛事,中国为塞内加尔和非洲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到由衷高兴。值得一提的是,武术也将在青奥会中第一次成为奥运赛事正式比赛项目。作为塞内加尔和非洲人民的好兄弟、好伙伴、好朋友,中方在场馆维护、开幕式筹备、运动员训练、器材配备等方面提供了支持:

一是帮助塞内加尔维护体育场馆。二是对本次青奥会筹办工作予以充分支持,包括开幕式团体操组织筹备、运动员来华训练、比赛训练用器材设备提供、中方专家赴塞指导塞运动员训练等一系列举措。三是延伸拓展中国“绿色办奥”理念。杭州亚运会组委会在赛后将13000件亚运物资捐赠给塞方,包括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生活用品等,助力筹备达喀尔青奥会。四是坚持通过体育促进文明互鉴、文化互融。前不久,我参加了当地一个青少年武术锦标赛,遇到了塞内加尔武术协会主席。我问他,练习武术为塞内加尔人民和青年带来了什么?他告诉我是四样东西:自信、尊重、自律以及人文交流。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没有中非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随着全球南方的觉醒和崛起,过去几百年来由少数西方国家主导世界的历史已然一去不复返。展望未来,中方愿同塞方一道,加紧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塞内加尔2050愿景》深入对接,在团结协作、自立自强的道路上继续并肩同行,携手落实三大全球倡议,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不断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谱写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