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非洲 > 坦桑尼亚 > 驻外报道

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献图片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来源:(驻坦桑尼亚大使馆) 2025-08-17 04:52

尊敬的坦桑尼亚自然资源和旅游部部长平迪·查娜,
尊敬的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诺埃尔·罗加,
尊敬的阿卜杜勒拉赫曼·辛博将军,
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将军们,
坦桑尼亚政府官员们,
来自坦桑尼亚各界的朋友们,
各位中国同胞,
女士们,先生们,

晚上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值此重要历史节点,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在坦国家博物馆举行主题文献图片展,面向各界人士展出60张珍贵的历史文献图片,目的是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本次展览系统呈现了1931年至1945年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历程。从1931年日军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全面入侵中国,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到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从南京大屠杀的血泪记忆到日军投降的历史时刻,每一幅影像都是历史的无声证言。相信刚才大家观展后有相同感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我们将目光投向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今天上午,我也听到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官方讲话,纪念二战对日作战胜利8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法西斯侵略者给人类文明造成巨大浩劫,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奋起抵抗,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人民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了3500多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开辟了世界上最早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有力配合与策应了苏联卫国战争、太平洋战争、北非地中海以及东南亚等其他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不可替代的贡献,这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深刻汲取历史的教训和启迪,牢牢捍卫二战胜利成果。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台湾重回中国版图。台湾回归中国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胜利,也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战胜国当年发表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投降书》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其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1971年,在包括坦桑尼亚在内的友好国家支持下,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大第 2758号决议,充分反映、郑重确认一个中国原则,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其权威性不容挑战。任何歪曲二战历史真相的图谋都不会得逞。我们呼吁各国坚持国际公平正义、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作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今年也将迎来成立80周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战结束80年后,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悬在人类头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我们越是要坚守联合国创始初心,坚持和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二战胜利宝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将坚定不移致力于与国际社会一道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持续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中非有着遭受殖民压迫的共同历史遭遇和追求民族独立解放的共同经历。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的关心和宝贵支持,其中包括非洲人民的重要支持。非洲是二战重要战场之一和同盟国可靠的海外根据地,非洲30多个国家约150万人奔赴前线英勇战斗,约250万人从事后勤运输和军事工程等工作。在南部非洲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始终同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结下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切关注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全力声援非洲的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并以实际行动鼎力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援建坦赞铁路,为打破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前线国家的遏制封锁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非传统友谊历久弥坚,中非携手合作日益紧密。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继续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加强对非合作,不断将自身发展机遇转化为中非合作红利,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惠及非洲人民。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斯瓦希里语常说,“和平是发展的基础”。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苦难与胜利,更是为了传承穿越时空的和平火炬,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发展,迎向世界更加光明的未来。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祝愿中坦友谊万古长青!

谢谢!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