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赞比亚大使杨优明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媒体吹风会上的开场白
来源:    2015-11-25 15:12
[字体: ]      打印本页

  2015年11月23日,中国驻赞比亚使馆就即将于南非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举行媒体吹风会,驻赞比亚大使杨优明致开场白,介绍有关情况。主要内容如下:

  中非合作论坛于2000年10月在北京成立,宗旨在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谋求共同发展。迄今已举办五次会议。2006年中非共同商定将在北京举行的论坛第三次部长会升格为峰会,极大地推动了中非关系发展。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12月4-5日将在南非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是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办的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南非总统祖玛、赞比亚共和国总统伦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其他非洲国家领导人和部分国际组织负责人都将出席这一中非关系里程碑式的会议。在此之前,12月2日、3日将分别举行中非合作论坛第十一届高官会和第六届部长会。

  去年以来,包括东道国南非在内的非洲国家多次提出希将本届部长会升格为峰会。本次峰会的举行顺应了非方的强烈愿望,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非互利共赢合作,提升非洲自身及国际社会对非洲发展的信心,并吸引国际社会继续加大对非洲的关注和投入。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年来,双方各领域合作硕果累累。15年来,中非政治互信显著增强,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维护了中非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中非务实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给中非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利益。

  据统计,2014年中非贸易额超过2200亿美元,中国对非投资存量总额超过300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之时的22倍和60倍,中非贸易占非洲对外贸易的比重从3.82%增加到20.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致力于帮助非洲着力破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人才不足两大制约发展瓶颈,并取得重要成果。截至2015年6月,中国在非洲融资已建和在建铁路3800多公里、公路4334公里。中国援助和融资建设的各类学校200多所,中国政府每学年向非洲提供7000多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每年举办100多个面向非洲的多边和双边技术管理培训班和高官研修班。事实证明,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深受各方欢迎,已成为促进中非团结合作和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一面旗帜。

  中国和非洲是患难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双方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结下深厚友谊,当前在实现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更应携手前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在工业化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成熟的技术、性价比很高的装备以及充裕的资金。中非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互有优势、互为机遇,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非合作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各自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在此背景下,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对于推动中非关系全面转型升级,促进世界更加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本次峰会将继续坚持两年前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非提出的“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围绕“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一主题,充分发挥中非政治互信和经济互补两大优势,着力加强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医疗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五大重点领域互利合作,推出一系列加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加强中非发展战略对接和产能合作,助推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中方相信,本次峰会将为未来中非合作作出新规划、描绘新蓝图、注入新动力,向世界发出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让中非和世界人民看到发展的新前景。

  中赞友谊源远流长。今年是两国建交51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赞关系历久弥坚,深入人心,正如伦古总统所说,中赞两国已成为“心灵上的近邻”。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年来,在论坛框架下,中赞双边各领域互利合作日益密切,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实惠。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矿业、农业、加工制造业、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互利合作继续深化和扩大。以贸易为例,在中非合作论坛刚刚成立的2000年,两国贸易额为1亿美元,这一数字到2014年已成长到38亿美元,中国在赞投资已累计超过30亿美元。

  中赞两国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中国有句话,叫做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我相信赞政府和人民有能力克服当前暂时的困难,并且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我相信,本届峰会将给中赞关系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两国全方位友好互利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共同将两国打造成为体现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关系的南南合作典范,进一步造福两国人民。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