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阿联酋主流媒体《国民报》刊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署名文章《全球治理倡议:时代所需、人心所向》。全文如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全球治理的“大年”。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呼吁各国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伟大胜利,展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光明未来。
80年前,人类在深刻反思两次世界大战惨痛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联合国。80年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这个承前启后的特殊历史年份,习近平主席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问题、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开辟了新思路,可谓正逢其时、指引方向、彰显担当。
全球治理倡议契合时代所需,彰显人心所向。当前,世界仍面临地区动荡频发、经济发展受阻、逆全球化抬头、规则法治缺位等挑战,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加强全球治理是大势所趋。特别是个别国家大肆推行单边霸凌行径,严重冲击以多边主义为基石的全球治理理念,削弱联合国等多边机制治理效能,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期盼。中方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着眼的就是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使其更加公正合理,更加适应形势的发展,更加符合各国的需要。
全球治理倡议提供理念指引,明确实践路径。倡议提出了主权平等、国际法治、多边主义、以人为本和行动导向五大核心理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明确了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完善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方法和路径。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少数国家垄断全球治理的不平等状况不应再继续下去。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国际法和国际规则是共同的准绳,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共同维护、共同执行,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多边主义是基本路径,全球治理是大家的事,关系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要靠协调合作,而不是单边霸凌。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全球治理说到底,就是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共同建设一个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的世界。行动导向是重要原则,全球治理的活力源于实践,关键重在行动,根本要看成效。要立足当前和长远,解决好各国关心的实际问题。
全球治理倡议凝聚全球南方,回应正义呼声。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深刻改变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但现行国际机制中全球南方代表性长期严重不足,这一历史不公亟待纠正。在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的丰富实践、多元文化和多样化发展模式,正持续为世界贡献高质量思想产品。全球治理倡议一经提出,便得到广大全球南方国家高度认同和广泛支持,纷纷表示倡议体现了全球南方的共同诉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一步提升全球南方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和阿联酋同属全球南方国家,同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中方愿同阿联酋一道,落实全球治理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积极努力,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