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0日,驻济州总领事王鲁新在《新济州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为了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介绍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将会打破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展现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多样化路径和光明前景。全文如下: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经过接续奋斗,中国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中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从人口多、底子薄、“一穷二白”转变为“风景这边独好”。这为持续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决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现这一艰巨的任务,需要较长的过程,要立足中国发展实际,有效破除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不到10亿人,仅为全球人口七分之一。新时代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级”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不仅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性超越,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将会打破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展现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多样化路径和光明前景。
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成为阻碍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握现代化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前瞻性,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要坚决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阻碍和束缚,实现民生与发展的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个14亿多人口的国家整体迈入现代化,是开创性事业,也是系统性变革,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面对前进路上的实践课题和现实挑战,中国将聚焦现代化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突破瓶颈、打破束缚、消除障碍,理顺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集中力量解决发展急需的突出问题,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破除人才发展障碍,形成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体制机制,更好释放发展活力,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