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驻伊拉克大使崔巍在伊最大官方报纸《晨报》发表署名文章《铭记历史 立足当下 共创未来》。全文如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法西斯战火波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主战场。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将于9月3日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与世界人民一道缅怀英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我们纪念这场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铭记历史、立足当下、共创未来。
一、纪念这场伟大胜利是为了铭记历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用整整14年持续抗战,牵制和抗击了日本70%以上的陆军兵力。中华民族付出了3500多万人的军民伤亡、高达6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二战期间,中国军民营救了上千名跳伞美军飞行员、英军战俘,中国海员奋战在海上运输“生命线”上,中国的桐油、钨矿源源不断输往盟国军工生产线,为其他反法西斯战场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的牺牲奋斗挽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世界和平。同时,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二、纪念这场伟大胜利必须立足当下。
二战后的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地区冲突此起彼伏。近年来,政治上的霸权主义、经济上的单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渐次抬头,局部冲突跌宕不休,逆全球化浪潮兴起,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全球治理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当口。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要和平与发展还是战争与倒退,要开放包容还是封闭孤立,要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世界人民的心中自有答案。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一场战争,是维护和平与安全纪录最好的大国。近年来,中国在中东、阿富汗、朝鲜半岛核问题以及乌克兰危机上,都扮演了劝和促谈的角色。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纪念这场伟大胜利旨在呼吁全人类共创未来。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二战胜利宝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为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成果,共同构建更加稳定、繁荣、和谐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
面向未来,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守公道正义,坚定弘扬二战史观,反对任何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行径,特别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坚持以平等尊重的相处之道取代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持续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维护和平、推动发展、实现国家复兴是中伊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今年是中国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也是双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0周年。10年来,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伊拉克已成为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中方愿同伊方做共谋发展、共筑安全、共兴文明的伙伴,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下,致力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开创发展新机遇;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借鉴彼此优秀文化成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让我们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守护两国合作的丰硕成果,为造福两国人民加倍努力,继续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