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日,驻印度使馆临时代办刘劲松一行到访印度阿萨姆邦,在首府第斯普尔会见阿萨姆邦首席秘书派珀塞尼亚(Pipersenia),探讨了互联互通、阿萨姆邦与中国相关地方的合作以及二战中国军人墓地保护等事宜。阿萨姆邦政府主要官员在座。
派珀塞尼亚欢迎刘代办一行到访,表示阿萨姆邦与中国山水相连,与中国云南民众是亲戚,双方在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很多共性。阿萨姆邦是印度主要丝绸产地,与中国一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
派珀塞尼亚表示,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这么近,坐飞机直线飞行也就是几个小时,但现在必须绕道德里、加尔各答或者曼谷再前往中国,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成本也过高。我听说中国云南已经建成很棒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如果能与印度境内的公路、铁路连通,将大大方便两地人民互相走动,走亲戚应该走捷径而不该绕道。希望开通阿萨姆邦第一大城市古瓦哈提至昆明的直航,也希望中方积极考虑在阿萨姆邦设立领事机构,还希望更多中国企业来此投资兴业。
派珀塞尼亚还表示,布拉马普特拉河是阿萨姆邦民众的母亲河,但当地百姓长期受河流泥沙淤积与河道变迁之苦,中国人民的母亲河——黄河据说也曾面临相似困扰,印方愿学习借鉴。
刘代办表示,印度阿萨姆邦与中国有四大渊源:一是两地人民同饮一江水,即雅鲁藏布江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二是中国唐朝的玄奘曾应阿萨姆当地国王之邀到此访问;三是阿萨姆邦盛产的红茶引种于中国福建;四是阿萨姆邦与中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有着亲缘关系。今后,两地可从四方面深化合作:一是互联互通,将印度“向东行动”战略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结合起来;二是加强旅游合作,特别是开发好阿萨姆邦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中国游客;三是文化教育合作,鼓励互派留学生和中文教育;四是农业和防灾救灾合作。
刘代办特别指出,二战期间中国军人远赴印度阿萨姆邦,与印度人民一道抗击法西斯主义,很多中国的英烈长眠于阿萨姆邦各地,感谢印方和当地民众为维护这些墓地作出的努力。这些墓地是两国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未来的合作纽带,希望印方指定专门部门与中方共同做好维护工作。派欣然接受这一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