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和23日,驻印度使馆临时代办刘劲松在使馆分别会见了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和中联部研究室参赞柴尚金,就中印智库交流事宜交换意见。
(刘代办会见盘古智库专家学者)
刘代办表示,智库既是学术重镇也是政策孵化器,还是政府与各方面沟通的纽带。各国智库交流是国家间、人民间交流的重要内容,对增进战略互信、提升双边关系、促进民间友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正在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非常有必要与印度等开展国际交流,互通有无、增信释疑。
(刘代办会见北大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辑思)
刘代办表示,长期以来,中印两国智库对对方国家的关注度不够,交流不足,研究面不够宽,愿意长时间坐冷板凳的研究型人才稀缺,田野调研也比较欠缺,这就造成两国有关对方情况的基础性研究存在不少空白,相互认知也容易出现偏差。中印毗邻而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势头最好的发展中国家,互为战略合作伙伴,都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都是金砖机制和G20成员国,相互之间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需要共同研究的问题也很多,金砖国家智库对话合作机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刘代办会见中联部柴尚金参赞一行)
刘代办指出,印度是文明古国,文化博大精深且对中国影响很大,当前印度的发展道路和对外政策也颇有特色,希望中方各类智库更加关注“印度话题”,主动与印方智库联系,积极与印度学者交朋友,多到印度走走看看包括出席国际会议。智库的研究成果既可以是纯学术的,也可以是直接服务企业的,当前在印经营的500多家中资企业其实很需要智库有见地、有前瞻的思想产品,可以多尝试官产学合作的模式。
易鹏理事长、王缉思院长、柴尚金参赞表示,“共性是潜力,差异是空间,交流是黄金”,印度对中国学者而言是一个开展学术研究的“富矿”,金砖国家智库对话也很有意义。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大使馆的交流沟通,共同推进中印智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