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日,北京)
尊敬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赫塔尔女士,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诺德厚先生,
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出席外交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共同举办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国际研讨会。2015年后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国际发展合作的重点,也是当前国际发展领域的大事。今天的研讨会将为各方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
各位同事,
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各国民心所望、施政所向。多年来,千年发展目标为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遗产。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卫生、健康、教育状况极大改善。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数以亿计的人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同时,全球发展道路依然漫长而艰难。最不发达国家状况未显著改善,贫困人口数不减反增,从1990年的2.9亿增加到2010年的4.14亿。非洲每20个成年人中有1人感染艾滋病毒。全球环境、气候变化问题突出,能源、粮食安全面临挑战。各国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肩上的责任也更重。
女士们,先生们,
千年发展目标将在500余天后到期,2015年后发展议程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需要站在新的起点,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本着继承和创新的精神,走出新路子,找到新动力,为新的发展议程提供更大推动力,拿出更有效方案,采取更积极行动。
在这里,我愿以4个以字母“C”开头的词,同各位分享中方关于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看法。
一是保持连贯(Consistency)。千年发展目标的使命并未终结,未竟事业应进一步得到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应继续向贫困宣战,将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发展作为中心任务。为此,要以经济增长为动力,以促进就业为手段,努力完善教育和医疗,建立社会保障,改善民生。
二是着眼全面(Comprehensiveness)。发展议程作为全球发展的顶层设计,需要“顶天立地”。“顶天”意味着立雄心,要制定富有雄心的目标,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支柱,因应新形势和新挑战。“立地”意味着接地气,要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指导,尊重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各国预留足够的政策空间,允许各国找到符合本国需要的发展道路。
三是提升能力(Capacity)。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展中国家应承担起本国发展的首要责任。同时,国际社会也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能力建设,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帮助发展中国家发挥自身要素禀赋,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在对外开放中培育优势,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
四是加强合作(Cooperation)。国际社会应致力于建立新型发展伙伴关系。官方发展援助和南北合作仍是发展筹资的主渠道。发达国家要承担起应尽的发展援助责任,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协助。作为对官方发展援助的有益补充,可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拓展私营部门资金渠道,同时不断推进南南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是千年发展目标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作为最早成功实现减贫指标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的努力从未停止。2010年至2013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66亿减少到8249万。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今年将再减少1000万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这是中国政府致力于通过发展改善民生的郑重承诺。
中国是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推动者。我们重信守诺,说到做到。截至2013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援助3830亿人民币,援建工程项目近2000个,培训各国人才20万名,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后,中国将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本着平等相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发展。
中国愿与各方加强发展经验交流。在这方面,中国与UNDP的合作堪称典范。1978年以来,双方实施国别合作方案,开展了800多个民生建设项目,还通过国别咨询项目、合作编写报告等方式,总结发展经验,分享发展知识。中方愿继续通过双边渠道以及与UNDP等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与各方交流互鉴,取长补短。
女士们,先生们,
联合国系统在推进落实千年发展目标中发挥了重要的协调作用,特别是UNDP功不可没。中方一贯主张,应建立并完善以联合国为中心、其他多边机构为支撑的国际发展架构。希望联合国系统在制定2015年后发展议程过程中,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和发展资源,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和关切,配合好政府间谈判进程。
今天参加研讨会的既有政府和国际组织代表,又有发展领域的学术精英,希望大家能以投身发展为荣,以推动发展合作为己任,跨越地域界限,激撞出思想火花,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