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璇国务委员在“中国与联合国”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来源:    2005-10-24
[字体: ]      打印本页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60年前的今天,《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在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后,把建设一个和平、发展、合作的美好世界的愿望寄托于联合国。这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

  60年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已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联合国也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不断面临严峻考验,不断迎来风雨过后的彩虹,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不断发展,我们既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层出不穷的全球性威胁和挑战。坚持多边主义,采取集体行动,加强联合国作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和普遍要求。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各位来宾,

  今年9月,联合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首脑会议在纽约成功举行。会议通过了成果文件,各国领导人重申对联合国的信心和对《联合国宪章》的承诺,同意进一步加强多边机制和联合国的中心作用,并就发展、安全、人权与法制、联合国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重要决定。这是指导联合国今后工作和发展方向的纲领性文件。

  胡锦涛主席出席了联合国首脑会议,在会议上郑重倡导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并提出中国对加强国际集体安全机制、推动全球发展合作、改革和加强联合国的重大看法和主张。胡主席还重申中国将一如既往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义务。这开启了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的新篇章。在这里,我愿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联合国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联合国应该促进建立新的安全共识,积极创造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国际安全环境,推动各国以对话谈判解决分歧,通过集体行动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

  联合国需要增强斡旋、调解、维和和冲突后重建能力,更好地协调国际反恐、防扩散努力,不断完善集体安全战略和手段。联合国也需要更加注重预防冲突和消除冲突产生的根源,建立确保持久和平的长效机制。在这个方面,设立建设和平委员会是积极和重要的举措。中方愿推动磋商进程,确保委员会于年内成立。

  第二,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联合国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没有普遍发展,世界难享太平;没有和谐进步,发展成果不能持久。联合国首脑会议决定为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采取进一步措施,这具有重要意义,但关键还是要落到实处。

  我们希望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开放市场,转让技术,增加援助,减免债务,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还是一个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但愿尽己所能,推动全球发展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伸出援助之手。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宣布了中国将在关税、债务、优惠贷款、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采取的五项重大举措。中国的援助是真心实意的,不附带任何条件,并将努力如期兑现。

  第三,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联合国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联合国应该进行全方位和多领域的改革,以更好地履行《宪章》赋予的崇高使命。

  改革的目的是缔造一个更加强有力的联合国。世界在发展变化,我们需要一个不断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推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联合国。我们需要一个重视发展中国家关切,照顾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联合国;我们也需要一个效率更高、更具行动能力、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有足够代表性的安理会。

  联合国改革必须在《宪章》精神指导下,在广大会员国的充分参与下,在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不赞成任何导致会员国不团结或分裂的做法,不赞成强行推动尚有重大分歧的改革方案。

  女士们,先生们,

  60年来,中国同联合国一道,经历了沧桑巨变。特别是近20多年来,联合国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目前,联合国驻华机构已达15个,对华援助资金和项目涵盖农业、工业、环境、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诸多领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独特作用。我愿借此机会,感谢联合国为中国发展所做的积极贡献,感谢联合国驻华机构的卓越工作。

  展望未来,联合国在推动全球和平、发展、合作方面任重道远。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中国始终是联合国坚定的支持者和密切合作的伙伴。我们对联合国充满信心!对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充满信心!

  最后,我预祝“中国与联合国”研讨会取得成功!

  谢谢。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