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交部 > 组织机构 > 军控司 > 发言与文件

中国代表团团长王群大使在《特定常规武器公约》集束弹药问题政府专家组第一期会上的发言

2008-01-14 00:00

主席先生: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代表团,祝贺你当选本次政府专家组主席。我相信,凭借你的才干和智慧,你一定能引导专家组工作取得有益成果。中国代表团将积极支持你的工作。

  主席先生,

  中国政府重视集束弹药问题,致力于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探寻解决相关人道主义关切的现实可行途径。

  我们高兴地注意到,近年来,在《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框架内,各方已就集束弹药相关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我们当前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方欢迎并支持公约缔约国决定成立政府专家组,谈判一项处理集束弹药问题的建议。中方希望,各方能够以建设性态度在专家组谈判进程中不断凝聚共识,弥合分歧,争取取得切实成果。中方将积极参加政府专家组工作,为公约框架内妥善处理集束弹药问题做出贡献。

  主席先生,

  中方始终认为,处理集束弹药问题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择合适的场所。该场所应包括集束弹药主要生产、使用和转让大国,能确保相关解决方案的普遍性。因此,《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是处理该问题最合适的场所。

  二是要遵循公约“协商一致”的原则,充分考虑各国的现实差异,切实解决各方的合理关切。

  三是要坚持“平衡处理军事安全需求与人道主义关切”原则,达成全面、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主席先生,

  集束弹药问题涉及军事、技术及法律等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解决集束弹药引发的人道主义关切也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换句话说,应多管齐下。

  实事求是地说,对于任何武器系统而言,采取技术改进措施,提高其可靠性和准确性,既是充分发挥武器系统作战性能的需要,也是防止武器系统对平民造成伤害的重要措施。因此,对集束弹药进行技术改进有一定合理性。同时,相关措施应充分考虑各国不同的经济、技术水平;符合武器系统的军事作战需求,遵循军事经济效益等原则。此外,还应切实看到技术改进措施的实际效果和局限性,包括作战使用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鉴于上述,中方认为,对于技术改进措施,可考虑在各方就其内容协商一致后,作为最佳操作规范由各成员国根据国情自愿实施。

  集束弹药引发人道主义关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不负责任地滥用这种弹药,以及战后未及时清除遗留未爆子弹药。因此,针对使用和战后清除两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限制、规范其使用目标、操作程序,加强对未爆子弹药的清除,是解决集束弹药引发的人道主义关切的最有效办法。专家组应重点就此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此方面,切实落实现在国际人道主义法也十分重要。

  主席先生,

  当前,各方对于如何处理集束弹药问题尚存不同思路,就组织工作而言,也是专家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方认为,为确保专家组工作有效开展,各方应首先就解决集束弹药问题的总体思路,包括如何有效地组织专家组会的讨论,充分发表意见,本着开放的态度耐心寻求共识,以便为下一阶段的谈判打下良好基础。这项工作虽然艰巨,但却非常必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在主席先生的引导下,通过各方坦诚合作,本期会在此方面一定能够取得积极进展。

  谢谢主席先生。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