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先生,
中国代表团祝贺阁下当选本届联大一委主席。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肩负的重要使命,镌刻在《联合国宪章》的字里行间。80年来,联合国为促进全球发展不遗余力,为实现世界和平架桥铺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80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国面对的国际安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冷战思维阴魂不散,军备竞赛持续升温,公平正义遭受践踏,霸道霸凌行径屡见不鲜,多边军控机制受到冲击和侵蚀。人类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
今年我们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各国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我们应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坚决反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希望世界不再有战争的硝烟,不再有流离失所的难民,不再有因冲突而破碎的家庭。中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呼吁尽快在加沙实现永久全面停火,缓解人道主义灾难,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和“两国方案”基础上早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面对不断加重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上述理念和倡议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应对世界变局、破解紧迫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主席先生,
对本届联大一委的工作,中方有以下三点看法: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中方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摒弃追求绝对安全、独享安全的观念,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美国强化“核共享”与“延伸威慑”安排,在亚太地区前沿部署陆基中导,推进建设“金穹”系统,公然计划在外空部署武器,此举严重破坏战略互信、冲击战略稳定。中方主张核裁军应坚持“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不受减损”原则,循序渐进加以推进。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当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恢复执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商讨后续安排,继续以可核查、不可逆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方式,进一步大幅、实质削减核武库。
中国的核政策始终保持高度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见性,有利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是对国际核军控事业的重大贡献。中国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不会变,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不会变,不参与军备竞赛的立场不会变,参加减少战略风险对话的意愿不会变,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不会变。中方不接受个别国家对中国核政策的歪曲和指责。
第二,坚持重信守诺,维护国际法治。《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等现行国际军控与防扩散体系是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社会历经多年艰苦努力、在无数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步构建起来的。我们要坚定维护现行军控条约体系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反对“合则用、不合则弃”“毁约退群”和单方面解读的行为。联大一委、裁谈会、裁审会等多边军控机制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中方支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基石作用,愿与各方一道推动本轮审议进程取得积极成果。今年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生效50周年。中方主张谈判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核查议定书,愿同各国紧密合作,制定有效举措全面加强公约,完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促进生物科技造福人类。中方敦促日本切实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规定的国际义务,早日全面、干净、彻底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
第三,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国际治理。必须清醒地看到,外空、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和领域正成为塑造国际安全格局的重要变量,但规则缺失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完善国际治理体系。要发挥联合国主渠道作用,推进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防止外空军备竞赛以及信息安全相关讨论进程,防止这些技术被滥用。要坚持普遍性和包容性,避免设置歧视性和排他性标准体系,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做法。要尊重各国和平利用科技的权利,加强能力建设等交流合作,努力消除人为制造的科技壁垒,弥合发展鸿沟,弥补治理短板。中方积极支持联合国因应安全领域形势发展,开展合理的资源整合和机构改革。
主席先生,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中国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同各国一道积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进多边军控进程,为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