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
当前,国际和地区武装冲突频发,常规武器滥用和非法转让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和社会动荡,引发人道主义关切。中国坚定支持常规武器军控进程,建设性参与常规武器军控机制,并将其作为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重点方向之一。
中国严格履行《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武器贸易条约》《枪支议定书》等常规军控领域国际法律文书义务,积极参与《轻小武器行动纲领》《识别与追查国际文书》《全寿期弹药管理全球框架》、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政府专家组相关工作。中国在军品出口方面一向采取慎重、负责的态度。
中国积极支持相关领域国际交流与能力建设合作,通过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平子基金,助力落实“新和平纲领”和“消弭非洲枪声”倡议。中国还通过物资援助、人员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扫雷合作,积极实施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宣布的“助力非洲摆脱雷患行动”,致力于帮助有关国家和地区早日摆脱地雷和战争遗留爆炸物威胁,实现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主席,
中方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主张各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武器系统方面应保持克制,确保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符合国际人道主义法,避免相关武器系统造成滥杀滥伤和误用恶用。各方应通过对话合作就如何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寻求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安全治理机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中方认为《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是讨论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最适当场所,支持在条件成熟时谈判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在此之前,各方应首先就LAWS定义特征、监管范围等问题达成一致。中方欢迎公约政府专家组围绕相关问题开展实质性讨论、取得积极进展。
主席,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再次彰显中国维护联合国宪章、弘扬多边主义、支持多边机制的坚定立场。在常规武器军控领域,中方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相关机制,做出应有贡献。中方提出以下主张:
一是奉行主权平等、践行多边主义。支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常规军控进程,不断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不断提升各常规武器军控机制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实现各机制间协同互促。
二是遵守国际法治、强化国家责任。支持平衡处理正当军事安全需要和人道主义关切,不断加强和完善常规武器军控领域的国际法律机制,鼓励各国提升对常规武器各领域、各环节的管控能力。去年9月,中国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法国等共同发起国际人道法高级别倡议,旨在推动国际社会重申对国际人道法的坚定承诺,凝聚维护国际人道法的最大合力,推动实现持久和平。我们欢迎更多国家加入这一倡议。
三是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支持各国开展务实国际合作,加强政策、执法等领域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鼓励发达国家与有能力的发展中国家继续在物资援助、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领域加大国际援助力度。
谢谢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