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交动态 > 驻外报道

驻匈牙利大使龚韬接受《欧亚杂志》采访

来源:(驻匈牙利大使馆) 2025-04-29 22:14

2025年4月29日,驻匈牙利大使龚韬就美滥施关税、中欧关系、中匈关系等问题接受《欧亚杂志》采访,采访以匈、英双语发布,全文如下:

一、根据北京方面的预估,美国加征的关税将在短期和中期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搞关税壁垒和贸易霸凌,这种做法损人不利己,违背经济规律和世界贸易的原则,对世界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冲击,拖累世界经济复苏。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给中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大势。美国财长贝森特曾放言中国手里只有“一对二”,注定是输家,但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波森一针见血地指出,孤注一掷的是美国而非中国。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一是中国经济基础好。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和发展,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15年稳居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产业体系完整,经济发展基础牢。《华盛顿邮报》表示,中国经济2025年起步强劲。中国有14亿多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空间都非常大,将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二是中国外贸韧性强。依托于产业配套体系,中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积极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2025年一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中国对特定国家单一市场依赖度下降,2018年中国对美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为19.2%,2024年下降至14.7%。布鲁盖尔智库学者加西亚·赫雷拉指出,即使中国对美出口因关税大幅下跌,也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剧烈冲击。面对外部不利条件,中国出口逆势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保持6.9%增速。外贸伙伴继续坚定看好中国,近期第137届广交会拉开帷幕,已有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同期增长10%,中国产品依旧是境外采购商的坚定选择。

三是中国内需潜力大。过去五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与此同时,目前中国居民消费率为40%左右,远低于高收入经济体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56%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扩大内需有着巨大潜力。今年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等政策措施陆续落地见效。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消费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中方对经济后期的走势以及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二、中美双方是否正就解决关税问题进行磋商?

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对与美方进行经贸领域磋商持开放态度。单边加征关税措施完全由美方发起,“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极限施压,停止胁迫讹诈,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中方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

中方尊重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其与美方的经贸分歧。中方认为,各方在“对等关税”问题上应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应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应捍卫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中方有决心有能力维护自身权益。

三、尽管美国关税明显扰乱了全球贸易,但可能为中欧深化经济合作创造契机。双方可在哪些领域相互支持以减轻关税的负面影响?

针对美滥施关税,世贸组织前总干事拉米表示,世界贸易体系绝非弱肉强食,特朗普无法通过施加关税内病外治,也无法以此作为谈判甚至非贸易问题的筹码,中欧等大体量经济体对公平谈判保持开放,但绝不会屈服于美国恫吓。

中国和欧盟互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经济高度互补、利益紧密交融。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伙伴。今年是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双方应携手努力,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好、向前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一是加强沟通协调,磋商解决具体经贸摩擦。美国加征关税严重冲击国际贸易,对中欧及弱势国家造成严重影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应当引以为鉴。此前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违背市场原则和经济规律,欧尔班总理、西雅尔多外长多次就此仗义执言,指出其将损害欧盟自身竞争力。4月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同意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此举标志着中欧在化解贸易摩擦、维护公平竞争上迈出关键一步,释放中欧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多边贸易体制积极信号,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二是坚持开放合作,发挥中欧经济双向引力。中国和欧盟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双方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三分之一,已经形成紧密的经济共生关系。中方愿同欧方用好互利互补的合作优势,持续释放贸易投资合作潜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发挥好经贸、科技合作机制作用,深化经贸、绿色经济、气候变化等领域互利合作,打造更多合作成果。探索新质生产力合作,深挖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助力双方企业进入对方市场,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四、在中欧潜在的关系缓和进程中,匈牙利将发挥何种作用?

中国一直视欧盟为多极世界重要一极,是明确支持欧盟团结发展壮大的主要大国。中方愿同欧方利用好共同庆祝建交50年契机,推动中欧关系继往开来,向战略稳定和相互成就的方向发展,更好造福中欧人民和国际社会。匈牙利作为中国重要伙伴和欧盟成员国,在此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匈牙利是中欧关系的良好典范。2024年,中匈共同庆祝建交75周年,习近平主席对匈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引领双边关系驶入“黄金航道”。两国务实合作成果丰硕,2024年,中匈双边贸易额超过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6%,中国已成为匈牙利在欧洲以外的最大贸易伙伴,匈牙利也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匈关系已超出双边范畴,为中欧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匈牙利是中欧产业链合作的关键纽带。宁德时代、比亚迪、华友钴业、亿纬锂能等中资企业在匈投资建厂,形成电动汽车产业集群。上游材料及动力电池满足奔驰、宝马、大众等众多欧洲车企需求,终端产品辐射欧洲乃至世界市场,进一步打通匈牙利及欧洲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西雅尔多外长表示,这些投资使匈牙利成为欧洲电池制造中心,将进一步助力匈牙利经济发展,强化匈牙利在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中的地位。中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是中欧产业链合作的生动体现。

匈牙利是中欧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匈牙利坚定奉行“经济中立”政策,是联通欧亚的东西交汇之处,“一带一路”倡议与“向东开放”政策深度对接。匈牙利地处欧洲腹地,目前中匈直航数量已达每周21班,联通布达佩斯与中国7座城市,布达佩斯成为联结中欧的航空枢纽。中欧班列稳定通行,“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匈塞铁路进展顺利,通车后将有效提升中东欧互联互通水平。中国银行等多家中资金融机构在匈运营,影响覆盖周边地区。2024年超过20万名中国游客抵达匈牙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一倍,中国对匈免签政策放宽也吸引越来越多匈牙利人赴华参访,人员往来更加便捷。未来,匈牙利将在中欧人员、商品、服务的流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