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驻塞浦路斯大使黄星原在塞外交部发表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主旨演讲,着力宣介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精神,深入阐述“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展望中塞各领域务实合作,并现场回答与会代表提问。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够来到塞浦路斯外交部,和大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也感谢弗朗西斯女士和她的同事们,为筹备此次活动付出了大量辛劳。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讲,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四十年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走出了一条适应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是时代潮流,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携手同行。就在不久之前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在扩大开放领域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中国政府将尽快使这些举措落地,让开放成果惠及各国企业和人民。
大家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有三件影响世界的大事发生:一是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十九大,二是提出了一项重要的倡议——“一带一路”,三是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进一步开放。
说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很重要,那是因为这次会议确认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内外政策和发展规划,中国人民将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并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我今天特别想介绍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因为这个倡议提出以后,得到了包括塞浦路斯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如果说改革开放让中国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话,那么“一带一路”则是一项让中国发展惠及世界的重要措施。
最近,我分别拜会了塞总统、议长、外长以及其他塞政要和工商界朋友。他们对“一带一路”倡议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倡议将为欧洲以及塞浦路斯带来机遇,希望积极参与其中,他们甚至提出希望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或者是路线图。
下面我讲讲我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以及中塞在这方面合作的考虑。
一、什么是“一带一路”?
这个问题因为公开资料上介绍的比较多,我只做简单介绍。古丝绸之路概念是欧洲人提出来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它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商贸之路,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赋予古代丝绸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
简而言之,可以用“1、2、3、4、5”来归纳“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首先,一个倡议。核心内容是弘扬古代丝绸之路精神,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两个部分。一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另一个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塞浦路斯正好处于两条路线的交汇之处。第三,三大建设原则:共商、共建、共享。第四,四大理念: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互学互鉴。第五,五大合作重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二、为什么要推动建设“一带一路”?
有人说“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了转移过剩产品,有人说是为了文化渗透,我说:NO!直白地讲,“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发展,世界发财”。
首先,“一带一路”是在世界经济恢复出现困难的时期提出来的良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依然严峻的发展问题。以塞浦路斯为例, 2013年经济下滑5.4%,失业率由2008年3.7%一路攀升至2015年底的16%,人均GDP跌回到2003年的水平。塞浦路斯失去的“十年”是全球经济治理深层次问题凸显的缩影。
其次,“一带一路”是针对逆全球化思潮的解药。在许多国家内顾倾向加强,排外情绪日益抬头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遭遇困境,全球自由贸易体系遭遇严重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举步维艰。正当经济全球化失去动力,各国在开放还是闭关自守彷徨之际,中国思考着世界需要什么、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如果继续发展,需要良好的国际大环境,而中国的发展红利,也希望世界共同分享。由此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指明了新型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方向,为挖掘世界经济增长潜力提供了全新的公共产品。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力求塑造一种新型的全球化,一种合作共赢的全球化,一个让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受益的全球化。我们坚信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潮流不可逆转,我们的“一带一路”是对应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而提出的,我们希望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让大家共同分享。
第三,结合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背景看,“一带一路”倡议,更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切实需求。大家知道,某大国面对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对外挥舞贸易大棒,给国际经济合作与自由贸易垒起高墙。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采取的是“通”的方法,要拆掉旧墙、打破壁垒,着重聚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来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为全球经济增长增加新的动力。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举措之一,今年11月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一国专门举办以推介外国商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这在历史上都十分罕见,充分显示出中国开放包容的姿态,和为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做出的切实努力。
三、“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成果?
从国际层面看,近五年来,“一带一路”由愿景变为现实,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截止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纳入了“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去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14.8%,累计直接投资超600亿美元。
在塞浦路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得到了政界、商界、学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2015年10月,塞浦路斯总统阿纳斯塔西亚迪斯访问中国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合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今年3月20日,我在拜会阿纳斯塔西亚迪斯总统时,他高度评价并明确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称“这是促进亚欧互联互通的巨大努力,也是对亚欧切实合作的探索,塞浦路斯应该积极参与其中”。近几年来,中国企业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出海,为塞浦路斯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动力,一张张务实合作的“新名片”层出不穷。
第一,政策对接稳步推进,达成一系列合作文件。一方面,政府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双边政治互信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文化部长、科技部长、外交部长、人民银行行长等先后访塞,而去年塞浦路斯议长、教育与文化部长、交通通信与工程部长访问中国。另一方面,对话交流富有成效。双方在文化、科技创新、乳制品贸易、高等教育学历互认等领域签署了合作协议。今年,塞司法部长还将访华,双方将从法律方面加强“一带一路”合作。
第二,设施联通加速,重大项目合作亮点纷呈。中塞合作投资运营深蓝航空是双方互联互通建设的有益尝试,2016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成为塞航空市场载客量第二的航空公司,为塞经济发展和民众就业带来实惠。华为参与塞无线网络升级等项目改造工程,广东达华智能7300万美元收购塞星轨公司,使中塞“网路联通”更加便捷。除此之外,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正积极参与拉纳卡港口和游艇码头建设竞标。
第三,双边贸易触底反弹,前景更趋乐观。2017年中塞贸易恢复至5.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2%,结束了近年来的下行走势。随着塞经济复苏、居民消费信心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家愿意来塞开拓市场。2016年10月至11月,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欧中国际商品采购博览会在尼科西亚成功举办。我上任大使时提出,希望在我的任内两国贸易额能从一位数上升至两位数,对此我保有信心。
第四,双向投资日趋活跃,增长势头强劲。据中方统计,去年塞浦路斯对华直接投资1192万美元,同比增长451.9%。据塞浦路斯央行统计,2016年中国对塞直接投资5900万欧元,2013年至2016年,中国对塞直接投资平均增速高达47%。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7年5月宣布接纳塞浦路斯为会员国,中塞金融合作渠道更多、力度加大。
第五,人员往来日益增加,民心基础更加扎实。近年来,中塞双方通过一系列经贸文化推广活动,促进了民间人员交往。2009年中国(含香港)赴塞旅游人数仅为441人,2017年已经增长至3298人,增长了6倍多,过去五年平均增速高达27.2%。同时,中国也越来越受到塞民众的青睐,塞浦路斯赴华商务考察和观光旅游的人数保持高位增长,去年人数为7637人,同比大幅增长46.4%。我提出的任内两国人员交往数量翻倍的目标已经接近实现。
四、如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互利共赢?
中塞两国传统友谊深厚,不仅是因为双边政治关系良好,而且在许多原则问题上都是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好朋友。中国坚定支持塞浦路斯争取和平统一的一切努力,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塞浦路斯内政,反对以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解决彼此分歧。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两国都是全球化的追随者、受益者和支持者,政商界都坚定支持市场开放,倡导自由贸易,愿意努力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近年来,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构建开放型经济、拓展国际合作领域的新举措,这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不谋而合。例如,塞浦路斯正努力强化区域航运中心和航空枢纽地位,鼓励外商在塞设立金融公司、创办实体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加快开发近海油气资源,并推出了投资移民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塞浦路斯的发展蕴藏着许多合作的机遇,而“一带一路”的倡议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期在与塞浦路斯政要谈论“一带一路”时,他们也提出了很多切实的建议,比如开展高新技术合作和信息技术高端人才交流,探讨建设高速城市间交通,开展水产领域合作等。
我认为,中塞务实合作想要实现较大发展,关键在于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为此,我们应努力去除政策性障碍,一是希望塞方进一步降低签证门槛,简化签证程序,提升人员往来的便利;二是企业在市场原则基础上探索直航或者直航包机服务,提升交通的便利;三是发挥政府部门和协会组织的作用,完善贸促、投促机制,提高企业信息交流的便利;四是挖掘互联网潜力,鼓励电子商务等新商业模式发展,提升商贸流通的便利。
推进中塞务实合作,关键还在于对接彼此优势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动重大项目合作落地,发挥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塞浦路斯在金融、旅游、法律会计、油气资源开发、航运管理等具有优势,在可再生能源、通信、贸易等领域具有需求,双方应加强统筹规划,出台鼓励性措施,加快审批进度,积极促成一批重大项目,为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总而言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在此过程中,塞浦路斯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希望中塞两国各界,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大好时机,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果,为本国经济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