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言出必行,采取切实措施减少碳排放
——驻塞拉利昂大使胡张良在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来源:    2021-11-09 20:41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1年11月9日,驻塞拉利昂大使胡张良在塞拉利昂《协和时报》、《观察报》、《要闻报》等主流报纸发表题为《中国言出必行,采取切实措施减少碳排放》的署名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设定以下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此后,中国政府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务实地履行承诺,并取得显著进展。2019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是2005年的51.9%,比2005年下降约48.1%,相当于累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7亿吨。2019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3%,比2005年提升7.9个百分点;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2.96%,森林蓄积量达到175.6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新增绿化面积最多的国家。过去10年,中国淘汰了1.2亿千瓦煤电落后装机,第一批装机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中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2005年的5500万公顷提高到2019年的6830万公顷,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5提高到2019年的0.56,农业生产的气候韧性增强。

  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实效明显。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起绿色行动倡议,推进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202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占中国在 “一带一路”国家总投资比重由2019年的38%提升至57%。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在今年第76届联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重申了上述目标,并宣布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在不久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书面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将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仍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变所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及采取的政策举措实属不易。作为已经工业化几百年、留下大量历史欠账的发达国家,理应为治理污染、保护人类环境作出更大贡献,而不是一味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责任。

  1850年到2011年,发达国家碳排放量占比79%。美国是全球历史第一排放大国、全球累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自1751年至今累计排放4000亿吨。美国人口仅占世界4.25%,累计碳排放占比却达到了25%。欧盟累计碳排放占比也达到了22%。从人均累计排放量来看,1850-2021年,占世界人口42%的中国、印度、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累计碳排放占比为23%。

  在碳排放问题上,国际社会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和各自能力原则。发达国家必须承担率先大幅减排义务,这是早日实现全球整体净零排放的关键。发达国家还应大幅提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的力度,避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