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8日,中国外文局主办的“中埃十年发展论坛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者座谈会”在开罗举办,驻埃及使馆临时代办张涛、埃及前总理沙拉夫、外交事务委员会执行主任伊扎特、祖国保护者党发言人阿穆尔以及中国外文出版社社长胡开敏、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主任呼宝民等10余位嘉宾出席并发言,埃及各界友华人士及中企代表共80余人参加。与会嘉宾热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展望中埃关系未来发展前景。
张涛临时代办表示,埃及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中国始终将埃及置于中国外交全局的重要位置。2014年以来,在习近平主席和塞西总统亲自引领和关心下,中埃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持续深入发展。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埃两国在捍卫自身利益、追求共同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世界公平正义的事业中,理念相通,战略契合。双方应携手努力,坚定朝着新时代构建中埃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张涛临时代办强调,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过去多年来的现代化探索已向国际社会表明,后发国家只要锚定目标,立足本国国情独立自主探索,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为其他想靠自身努力谋发展的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参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张涛临时代办表示,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出版,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打开了一扇“思想之窗”,有助于全面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么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的理解。中国在努力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愿同埃及一道,分享发展理念经验,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双方合作潜力,助力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为增进两国利益和人民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胡开敏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但是关系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走向的重要会议,也势必为前景并不明朗、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今世界,带来清晰的发展图景、崭新的发展机遇和稳定输出的中国动力、理性务实的中国方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正是国际社会真实感知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图书架起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文化之桥,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埃及、在整个阿拉伯世界被更多读者所接受和喜爱,愿中埃两国出版界合作出版更多展现深刻思想和多元文明魅力的作品,两国媒体界、文化教育界不断深化文化交流合作,为两国友好筑牢人文根基。
呼宝民表示,世界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正在北京召开,我们在此刻举办“中埃十年发展论坛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书座谈会”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现实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是中国前进发展的航向标,也是中国发展的百科全书,集中展示了领袖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体现了领袖宽广的胸怀和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通过这本书,各国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走向,了解中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了解中国的对外政策和主张,感受中国领导人的风格和魅力。
与会嘉宾对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祝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祝愿中埃关系不断繁荣发展。沙拉夫表示,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中国从几十年前的贫困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着眼全人类福祉,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相信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各族人民定将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将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祝愿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成功,祝愿中埃关系繁荣进步。
伊扎特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向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衷心祝贺,坚信二十大将会取得积极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并增进国家繁荣和人民福祉。
会前,驻埃及使馆向与会人员和媒体散发党的二十大相关阿语材料,不少嘉宾在现场认真研读。埃及《金字塔报》《共和国报》《今日埃及人报》等20余家媒体在现场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