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德国大使吴恳在中德经济界招待会上的讲话

来源:(驻德国大使馆) 2024-05-22 17:10

(2024年5月21日,柏林)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时隔一年,很高兴同中德朋友们再次在中德经济界招待会上见面。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对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关注并致力于促进中德友好合作的经济界朋友们表示感谢!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十年来,世界发生巨大变化,但中德经贸合作从未止步,中方对发展中德伙伴关系的愿景从未改变。中德举行政府磋商、高级别财金对话。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德国中国商会先后成立,中国在法兰克福建立欧盟内首个人民币清算行,中德政府间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两国在经济、金融、绿色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据德方统计,十年来中德双边贸易增长超过160%。德国长年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8年是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去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创纪录的119亿欧元,占德国海外投资总额的10%,为十年以来最高水平。双边经贸合作不仅成为中德关系的“压舱石”,也是中欧关系的“稳定器”。历史和事实证明,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德关系的“必选项”和“最优解”。

前不久,朔尔茨总理访问中国。习近平主席与朔尔茨总理就中德、中欧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德国环境、农业、交通三名内阁部长一同访华,中德签署了自动网联驾驶、循环经济、疯牛病防控、鲜食苹果输华检疫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充分体现两国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的积极意愿。西门子、巴斯夫、梅赛德斯-奔驰、宝马、拜耳、蒂森克虏伯等经济界代表随行,凸显了中德经贸合作的“重要份量”。可以说,无论是去年李强总理将德国作为上任后首访首站,还是今年朔尔茨总理、索德尔州长以及哈贝克副总理6月相继访华,都进一步印证了中德持续深化双边关系、携手挖掘合作潜力、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美好愿景。展望中德关系的下一个十年,我想在此提出几点希望:

一是坚持共赢合作,把握中德关系正确方向。十年前,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在科尔伯基金会表示,纵观人类历史,把人们隔离开来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们相互认知上的隔膜。中德两国同属亚欧大陆,两国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将中国视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推动“去风险”,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中方始终视德方为优先和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中方已决定将对德国等12国公民持普通护照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底,欢迎更多德国朋友赴华,厚植双边关系民意基础。

二是坚定包容共享,防止贸易保护主义。近段时间,欧盟频繁动用经贸工具箱,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等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一边要求中方为应对气变作贡献,一边又打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伤害欧洲利益,也将破坏全球应对气变的努力。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冲击世界市场”也是伪命题。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比例不足10%。那么美国芯片特别是高端芯片80%用于出口,德国生产的汽车近80%用于出口,这是否也是产能过剩呢?从全球范围看,新能源汽车产量尚不足需求的四分之一,我们面临的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短缺。事实正如梅赛德斯奔驰董事长康林松说的,最好的保护措施就是保持竞争力。

三是坚守合作信心,打造务实合作亮点。中国人讲言必信,行必果。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即使在中欧投资协定批准遇阻的情况下,中国依然全面取消了金融、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自主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强迫劳动公约,并正在积极研究医疗、电信等领域市场准入承诺落地。中国是机遇,不是风险。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5.5%。奔驰生产的S级轿车及迈巴赫子品牌车型一半以上销往中国,且需求仍在增长;柏林爱乐乐团在上海的4场演出开票,仅5分钟6000多张票就被抢购一空,充分凸显了中国消费者的高涨需求以及对德国产品的喜爱。随着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德企业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还将迎来更多商机。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有句古话,“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德国朋友常说,“没人能够独自吹奏交响乐”。展望中德关系未来十年,中方期待同德国朋友携手共进,续写友好新故事,绘就合作新篇章,推动中德关系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