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萨摩亚大使费明星在萨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产能过剩”还是市场短缺?中国清洁能源产能的真相》

来源:(驻萨摩亚大使馆) 2024-05-22 09:30

2024年5月22日,驻萨摩亚大使费明星在《萨摩亚观察家》报发表署名文章《“产能过剩”还是市场短缺?中国清洁能源产能的真相》,全文如下:

近期,西方某些机构和媒体炒作,称中国工业制造品,特别是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品存在“产能过剩”。

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备受欢迎,有许多萨摩亚朋友对我说,希望能在萨摩亚见到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当今世界面临的关键问题不是新能源产能过剩,而是严重短缺,许多致力于向绿色能源转型的国家难以得到充足的清洁能源产品。但在美国一些人看来,“产能过剩”就是超出国内需求的生产能力,将中国的先进产能抹黑为对其他国家就业和产业利益的“威胁”。美国政府5月14日宣布,将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征收100%的不合理关税,还将提高半导体、光伏面板等自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如果有的国家认为自己的新能源产业竞争不过中国,就罔顾全球清洁能源短缺的事实,给中国戴上一顶“产能过剩”的帽子,实际上是冷战思维下通过“小院高墙”打压别国发展进步的霸权主义行径。

产能是否过剩,不能仅看生产能力和供给,更重要的是看市场需求。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绝不是“产能过剩”,而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国内销量占87.3%,国外出口量仅占12.7%。由于中国电动汽车性价比高,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世界市场上备受欢迎,实际上中国缺乏足够的电动汽车产能,难以满足海外需求。

此外,截止2023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729万千瓦,在全球占比约50%,连续四年全球排名第一。中国约80%至90%的风力涡轮机产能用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其他清洁能源产品也存在类似情况。

中国的产品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巨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使命和担当,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到2030年需要达到约4500万辆,这一数字是2022年的4.5倍,光伏装机需求量也需要大幅增长,而如今,中国贡献了全球大约80%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同时贡献了全球大约80%的电动汽车电池产能。

中国始终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转型。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与41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0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建设4个低碳示范区,开展77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同时,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培训项目,累计举办58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班,为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2400余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

萨摩亚有一句谚语,“E le pu se tino i upu”,意思是“言语无法伤及身体”。无论少数政客为达成其政治目的如何颠倒黑白,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清洁能源转型的努力不会改变。萨摩亚政府启动“低碳战略2021-2030”,设定了2031年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70%的目标。中国愿在包括清洁能源在内的各领域加强同萨摩亚朋友合作,携手构建更紧密的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为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贡献。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