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欢迎黄亚中大使做客凤凰电台。
黄大使:您好!感谢凤凰电台的邀请,我向您和正在收听节目的乌拉圭朋友致以问候。
主持人:非常感谢。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人口有多少?
黄大使:根据最新人口普查结果,中国目前有14亿人口。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因此中国沿海地区人口十分密集。
主持人:中华文明的特征是什么?
黄大使: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文明有五个突出特征,分别是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明具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持续不断发展,是因为中华文明始终具有创新性。时间在流逝,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俱进,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创新,能够从其它文明中取长补短,以此获得长足发展。第三个特征是统一性。中国有14亿人口,56个民族,统一性决定了各民族文化能够融为一体,有共同价值观。公元前221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币同质、衡同制。5000年历史分分合合,但统一一直是大势。维持和平稳定,需要统一性。第四个特征是包容性。今年是龙年,我和乌拉圭的朋友说,龙是神话动物,龙的形象从何而来?很久以前中国有很多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龙的形象综合了獠头、鹿角、蛇身、鹰爪等多种元素,恰恰展示了拥有不同文化部落之间的融合。中国的56个民族始终相处融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这是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国的外交政策也能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向全世界发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始终追求和平、和睦、和谐,这点也体现在中国外交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上。这些就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
主持人:在乌华人有多少?
黄大使:只有不到300人。乌拉圭的中国移民不多,有些人很久前就来到了乌拉圭,现在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了,与当地人相处融洽,我听到有乌拉圭朋友说,中国人和乌拉圭人是一样“东方人”。乌拉圭人对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共和国大学有孔子学院。这里还有很多民间文化组织,比如武术协会,非常有趣。
主持人:我的儿子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您如何评价中乌关系?
黄大使:今年是中乌建交36周年,发展对华关系已成为乌各届政府和乌人民的共识。中国连续12年保持乌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地位。我25年前曾在这里工作,那时中乌贸易结构单一,乌拉圭向中国出口羊毛,现在种类更加丰富。中国是乌拉圭最大的牛肉出口目的地国,同时还进口其它农牧业产品,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贸易关系的基础是互信理解,因此文化交流十分重要,每年中国政府向乌拉圭提供25个奖学金名额,邀请乌拉圭学生到中国学习。
主持人:语言问题如何解决?
黄大使:一般来说,乌拉圭学生要在中国学习5年,其中第一年学习中文,其余4年学习专业知识。
主持人:中文对我们来说非常难。
黄大使:我认识很多能够讲一口流利中文的乌拉圭人,甚至有些人会写汉字。上周我们刚刚同孔子学院共同举办了“汉语桥”活动,不仅有大学生参赛,还有中学生和小学生参赛。参赛选手不仅用中文演讲,还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才艺。
主持人:中乌文化不同,了解中国文化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黄大使:我完全同意。一个月前,我们在巴特列公园举行了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的大型雕塑作品揭幕仪式。雕塑的主题是孔子问道于老子,这是文化互鉴的生动实例,能够增进两国互信,深化两国人民友谊。
主持人:中文和北京话是一种语言吗?
黄大使:中国有56个民族,除满族和回族已经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20多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普通话是官方语言,汉语也有很多方言,比如北京话、上海话、广东话,各种方言发音各异,但文字是一样的。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和民族学校中,实施双语教学,就是不止教汉语,也教民族语言。
主持人:我听说中国有些地区只教发音,不教书写,是这样的吗?
黄大使:其实中文的听说不是很难,难的是读写。如果要日常交流,需掌握2000-3000字,因此扫除文盲在中国是一项繁重的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口中80%为文盲,中国政府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公共教育覆盖率很高,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中国学生在数学、语言和科学所有考试中都一直排名第一。
主持人: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巨大的国家,取得这样的成就令人惊叹。中国的减贫工作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奇迹。
黄大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在中国很多地区,尤其在山区,做好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减贫工作不能仅仅依靠补助,更重要是做到可持续发展,比如山区人民也能够卖出他们的产品,这背后需要道路覆盖、电力覆盖、网络覆盖以及教育支持等等。
主持人:中国所有的地方都有网吗?
黄大使:是的。根据最新数据,全球60%以上的5G基站在中国。
主持人:中国人的主食是米饭吗?
黄大使: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因地区而异。中国南方人更喜欢吃米,北方人更喜欢吃面。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经过艰苦努力,现在中国已经可以做到粮食自给自足。但是为了满足人民对追求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要进口肉类、奶类产品。我们从乌拉圭不仅进口牛肉、奶,现在也会进口大豆、高粱等。
主持人:您的国家真的是令人赞叹。最后您有什么想对听众说的吗?
黄大使: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了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希望下次我们可以讲讲更具体的。最后我向凤凰电台的听众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使!期待您再次做客凤凰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