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姜笑洋在我馆领区主流媒体《莫斯科共青团报》发表署名文章《携手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并肩守护世界和平安宁》,全文如下:
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福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事关人类前途命运。
2022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着眼全人类前途命运和安危福祉,高瞻远瞩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主张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为消弭人类和平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指明了前进方向。
3年来,全球安全倡议以时代需求为导向,不断汇聚国际共识与合力,日益成为世界消弭安全赤字、破解安全难题的有效方案和路径。截至2024年底,全球安全倡议共得到11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写入110多份中方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交往合作的双多边文件,赢得越来越多的响应者和同行者。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热点问题升温难解,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人类作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更需坚持以全球安全倡议为指引,牢牢把握倡议“六个坚持”的核心要义,以团结合作谋求共同安全,携手应对各种安全挑战,持续完善全球安全治理,阔步迈向和平安宁的美好明天。
一是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各国应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的所谓绝对安全;应统筹维护传统安全及非传统安全,通过对话合作促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应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积极改善民生,不断夯实安全根基。内病外治、以邻为壑等行为无助于解决自身问题,反而可能会引火烧身最终反噬自身。
二是坚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内政不容干涉,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各国都有权根据自身国情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唯我独尊、以强凌弱、丛林法则只会引发动乱不安,坚持主权独立平等才会构筑共同安全。
三是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为此,我们必须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旗帜鲜明反对某些国家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单边主义行径,反对服务某些国家霸权地位和地缘利益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四是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中方始终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也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各国的安全利益都是彼此平等的,也是相互依赖的。任何国家的正当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不应被长期忽视和系统性侵犯。应对全球安全挑战的长久之道在于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重视彼此合理安全关切,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从而实现普遍安全、共同安全。
五是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战争和制裁从来都不是解决争端的根本之道,只有对话协商才是化解分歧的最有效途径。国际社会应旗帜鲜明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反对任何势力借机煽风拱火、阻挠破坏和谈,各方共同致力于降温灭火、维稳劝和,鼓励冲突各方谈起来、谈下去,以对话建互信,以对话解纷争,以对话促安全。
六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时空和领域更加宽广,呈现出更加突出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需要安全思维不断创新,安全合作与时俱进。美国“关税大棒”不仅严重影响其公信力,更将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各国必须同舟共济、携手应对,才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
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战争是国际社会的迫切需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团结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共克时艰、携手开创美好世界是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万物并育,大道同行。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致力发展的国家和人民携手同行,在全球安全倡议的指引下,共同丰富倡议内涵,探索新形式新领域合作,并肩守护和平安宁,共创人类更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