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驻巴拿马大使徐学渊应邀出席巴拿马《财经周报》主办的“保护主义新时代的物流与出口:影响与机遇”论坛,发表了题为《中巴经贸关系:互利共赢 前景可期》的主题演讲,全文如下:
很高兴参加《财经周报》论坛,和大家讨论中巴经贸关系。中巴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支柱,需要放在几个大背景下来观察。
一是历史对比。中巴于2017年6月建交,两国是新朋友,但经贸合作成长迅速。2016年,双边贸易额为63.8亿美元,2024年是128.4亿美元,实现翻番;2016年,中国对巴直接投资2.7亿美元,2023年达到14亿美元,是建交前的5倍多。中国是科隆自贸区第一大供货方,运河第二大用户。在巴中国企业已有200多家,为巴创造数万就业岗位。
二是国家禀赋。中国和巴拿马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上都有巨大差距,但双方经济互补性强。中国正大力推动国内消费,鼓励企业出海投资;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和贸易大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巴拿马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是国际航运要道、地区物流中心;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积极创造就业改善民生。这些为中巴扩大经贸合作提供巨大空间。
三是国际形势。巴是航运大国,在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积极支持现任巴籍秘书长履职。巴现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中国为巴当选投下关键一票。当今世界变乱交织,逆全球化势头来势凶猛。中巴同为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和贸易畅通方面拥有共同利益,理应相互支持,携手共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利己主义。
毫无疑问,中巴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给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中巴经贸关系的良好局面是在两国“一带一路”合作大框架下实现的,未来也离不开这一倡议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当前,中巴关系总体平稳,但也面临复杂因素,源头既非中国,也非巴拿马。中国真诚将巴视为好伙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不会动摇。我们相信巴也将中国视作靠得住的朋友。中巴继续深化经贸合作有共同需要,也需排除干扰,相向而行。
不久前,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中拉关系指明方向,取得丰富成果。双方达成的未来3年合作项目超过100项,中方也宣布了20项支持拉美发展的举措,其中很多涉及经贸领域。比如,双方将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基础设施、农业粮食、能源矿产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清洁能源、5G通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中方将进口更多拉方优质产品,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拉投资。为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发展,未来3年,中方将向拉方提供660亿元人民币信贷资金额度,提供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实施3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中国还宣布对巴西等5个拉美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免签政策。
巴拿马应该也完全可以从上述务实合作中受益。一是扩大双向贸易。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欢迎更多巴牛肉、猪肉、鸡肉、水果、咖啡等对华出口,将继续对巴出口企业开展认证。二是增加相互投资。中方将根据巴需要,鼓励制造业、新能源、农业等领域中国企业来巴投资,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三是积极参展。中方已连续20多年派大型代表团参加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EXPOCOMER),今年参展企业多达89家,为各国之首。中方将继续组织企业来巴参展并扩展到内省重要展会。同时,欢迎巴方更多赴华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展会,拓展商机。
我们期待同巴各界一道,克服困难,抓住机遇,推动中巴经贸关系提质增量,为两国关系注入更强劲动力,为人民福祉创造更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