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孟宇宏在《三角报》发表署名文章《雪域的回响:西藏——从高原秘境到发展热土》

来源:(驻巴塞罗那总领事馆) 2025-07-08 22:01

2025年7月7日,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孟宇宏在西班牙《三角报》发表署名文章《雪域的回响:西藏——从高原秘境到发展热土》,全文如下:

不久前,我出席一场本地知名旅行社举办的中国旅游推介活动。现场几位加泰罗尼亚的朋友告诉我,下半年他们将组团前往中国西藏旅游。在他们热切交谈中,我感受到当地朋友对西藏这片神奇土地的向往。我也很想在其行前向他们多做介绍。

大美西藏:雪域高原的地理人文画卷

在中国西南边疆,矗立着一片被誉为 “世界屋脊” 的神奇土地——西藏自治区。这片总面积120.28万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

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造就了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与喜马拉雅山地四大地形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复杂多样的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低而温差大,干湿季分明且多夜雨,冬春干燥多风的气候特征,与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的自然条件,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风貌。现辖6市1地区74个县(区)的西藏,以拉萨为首府,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人展现着高原的独特魅力。

这里有喜马拉雅山脉如银色巨龙横亘南部,雅鲁藏布江劈开万仞群山奔涌成大地动脉,羌塘草原将绿意铺展至云天之巅,星罗棋布的圣湖如蓝宝石镶嵌雪域,永远倒映着雪山与星辰的千年对话。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布达拉宫的金顶托举晨曦,大昭寺的酥油灯映照岁月,转经者的长头叩响大地年轮,将吐蕃王朝的辉煌、古格文明的神秘与游牧文化的韧性,凝结成穿越时空的文明长卷。

历史西藏:从吐蕃文明到民族复兴的壮阔历程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藏族先民便与中原汉族建立了联系。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今拉萨),并于641年迎娶文成公主,奠定了“甥舅亲谊”的历史根基。1247年萨迦地方政权建立,1279年西藏正式纳入元朝中央政府治理版图,此后明清两代持续强化对西藏的行政管辖,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1940年国民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主权管辖从未中断。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1959年平息武装叛乱后开启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解放。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掀开了发展的崭新篇章。这段历史清晰印证:西藏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紧密相连,共同走向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今日西藏:高质量发展的高原奋进曲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曾到因山野桃花而闻名的嘎拉村看望慰问村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近年来该村在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嘎拉村全体村民近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发展变化情况,表达感恩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决心。习近平回信说,看到来信,想起4年前的嘎拉村之行,漂亮整洁的村庄、热情淳朴的村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得知这几年村里又有新变化,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在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引领下,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为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贡献力量。

的确,西藏的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2025年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八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这一“加速度”是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从2023年9.5%到2024年6.3%的增速,再到2025年的“开门红”,背后是西藏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坚实步伐。西藏自治区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举措,让积极因素持续累积释放效应。

川藏铁路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高原农牧业稳步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工业增长强劲,数字经济增加值达55亿元,边贸物流与文化旅游提质扩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区外技术+区内市场”等模式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政策红利与资源优势正转化为内生动力: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9%,文化产业产值增长17.8%,城镇新增就业同比激增44.5%,生态建设亦成效显著,林芝尼洋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今日西藏,正以“拼经济、抓发展”的昂扬劲头,在雪域高原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奋进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稳步前行。

大美西藏,诚邀您的到来!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