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圣保罗总领事余鹏在巴西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宣介西藏发展成就

来源:(驻圣保罗总领事馆) 2025-07-10 04:54

2025年7月5日,驻圣保罗总领事余鹏在巴西主流媒体《圣保罗页报》网页版发表署名文章《雪域高原的涅槃:西藏今昔两重天》,宣介西藏发展成就。全文如下: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遥远而又神秘。在这片广袤土地上,西藏如同一颗历经沧桑的明珠,在解放后涅磐重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从农奴制的黑暗到社会主义的光明,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从贫穷困苦到全面小康,西藏的变迁不仅是一部地区发展史,更是一部人类文明进步的壮丽史诗。

从农奴枷锁到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跨越。旧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占人口不到5%的三大领主(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掌控着全部生产资料和绝大多数财富,而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极端贫困过着非人的生活,农奴主可以任意买卖、转让农奴,甚至对他们实施酷刑。“下等下级人命价为一根草绳”。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第一次获得了人身自由和生存尊严。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实施。今天的西藏,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从被奴役到当家作主,西藏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飞跃。解放前的西藏经济极端落后,农业生产仍停留在原始状态,几乎没有现代工业。旧西藏没有一寸公路,运输全靠人背畜驮。解放后,西藏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22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是1951年的近2000倍。今天已建立起工业从无到有,建立起涵盖能源、建材、食品加工、藏医药等20多个门类的现代工业体系。全区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2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近1400公里,建成通航机场5个,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2019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文化桎梏到百花齐放的繁荣发展。旧西藏文化被宗教神权垄断,广大农奴被剥夺了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民主改革后,西藏文化真正回到了人民手中,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弘扬。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受到法律保障,优秀的藏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现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超过99%,藏文网站超过3000个,藏文移动客户端让藏族群众享受便捷的数字生活。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蒙昧封闭到文明开放的华丽转身。旧西藏社会停滞不前,民生凋敝。当时拉萨城区不足3平方公里,人口仅3万左右,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医院,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医疗条件极其落后,天花、鼠疫等疫病横行,婴儿死亡率高达43%,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医院,文盲率高达95%,人均寿命仅35.5岁。今天的西藏已建立起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实行15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19岁,婴儿死亡率降至6.6‰。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2022年城镇化率达到36.6%,农牧区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此外,西藏确立了生态立区战略,建立起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建设起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为全球生态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巴西历史上也曾经历长期的奴隶制,相信巴西人民对西藏人民在农奴制统治下的悲惨遭遇更能感同身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这片雪域高原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千年跨越,创造了人间奇迹。今天的西藏,社会和谐稳定,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尊重,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各族人民坚决拥护祖国统一,倍加珍视今天和平、安宁、富足的幸福生活,正意气风发地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稳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