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在2025年新中青年论坛上的致辞——汇聚青年力量,促进文明对话

来源:(驻新加坡大使馆) 2025-07-19 17:56

尊敬的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卫生部陈杰豪高级政务部长,
通商中国郭碧叶总裁,山东大学任友群书记,
新加坡理工学院苏卫华院长,万和国际穆立国总裁,
各位嘉宾,青年朋友们:

上午好!很高兴出席2025年新加坡-中国青年论坛,同在座各位青年朋友沟通交流。首先,我要感谢新加坡通商中国、新加坡理工学院,以及万和国际为中新两国优秀青年搭建良好交流平台。

今年是新加坡建国60周年,下个月我们将迎来新加坡国庆日。在座的中国青年朋友们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来新,感受热烈的庆祝氛围,体验新加坡独有的风土人情,实属难得机会。

六十年来,新加坡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城邦国家逐步成为发达经济体,创造了经济繁荣奇迹,也造就了社会长期稳定、多元种族和谐相处奇迹。本地华族、马来族、印族和其他族群和谐共处,思想和生活方式交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文化和习俗。在这里,你可以同时看到华人摩肩接踵的牛车水、马来文化特色浓厚的甘榜格南、仿佛置身于印度的小印度,以及荷兰村、欧洲城,还有早期华人和马来人结合所诞生的娘惹建筑和文化。族群和谐共生背后离不开各自价值观的调和。这其实是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过程。

我们不能将种族和谐视为理所当然,正如不能将新加坡今天的发展成就和生活水平视为理所当然。这其中蕴含着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新加坡将种族和谐视为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建国之初李光耀先生就将各族平等、种族和谐政策放在优先位置。“不分种族、语言与宗教”的建国理念深植人心。1991年,新加坡发布五大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植、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些价值观得到新加坡各种族、各阶层、不同宗教信仰民众广泛认可和接纳,成为推动新加坡社会和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中国何尝不是如此。中新两国国情不同,但理念相通。中国56个民族紧密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像石榴籽一样紧密抱在一起”,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六十年来,得益于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新加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小红点”,在不同文明影响下,形成了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多元灿烂的本土文化。但新加坡文化主体仍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黄循财总理曾说,新加坡本质上是亚洲社会,不是西方社会,追求保留亚洲人精神面貌和传统价值观,这些年通过双语双文化优势,对东西方智慧兼收并蓄,保持了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

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上周,中国举办了两场活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和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前一场会议,140多国政党政要、部长和各界代表相聚北京畅谈文明观,呼吁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后一场论坛,70多国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学者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尼山,围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探讨文明和谐共处之道。这是中国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的重要努力,是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

文明对话是和平的纽带,发展的动力和友谊的桥梁。202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加强人文的国际交流合作,这是中国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的中国方案。两年多来,全球文明倡议日益受到国际社会认同,发展成为全球性共识,不断转化为生动探索和实践,凝聚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文明力量,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地缘政治和阵营对抗暗流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滋长,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多变。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人类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深化交流合作,扩大互学互鉴,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做文明平等的捍卫者、文明交流的践行者、文明进步的促进者。

青年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力军。青年人对广阔天地有更强的探索欲望与热情,对新鲜事物有更强的好奇心和理解力,情感饱满,表达欲强烈,天然是文明交流的先行者。青年人情趣相近、意气相投,《哪吒之魔童闹海》、LABUBU、黑悟空、林俊杰、“上交猫税”等热门话题都可能成为兴趣汇合点,促成一段纯真友谊。青年人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共同成长,架起国与国交流对话桥梁,促成文明传承发扬和进步。

新加坡—中国青年论坛就是这样一个促进中新两国青年相知相亲、不同文明交流互动的良好沟通平台。特别是在当前中新互免签证利好下,两国青年互访交流更加便捷、顺畅。中国青年朋友们要把握机会,多同新加坡伙伴们交流沟通,学习体会新加坡成功发展经验。同时,我们也欢迎新加坡的青年朋友们多去中国走走看看,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了解中国创新发展成就。

最后,衷心祝愿本次新中青年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各位青年使者有所收获!

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