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法西斯和军国主义阴云笼罩全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推动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抗战的钢铁长城。全体中华儿女付出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牺牲,谱写了一曲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壮丽史诗,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战火之中,中澳人民心系正义、命运与共,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团结抗争的共同记忆。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1937年10月,“希尔克斯沃斯”号商船停靠纽卡斯尔港,船上36名中国海员得知该船将为侵华日军运送物资,毅然决定下船抵制。他们以生命和尊严作出选择,绝不做侵略者的帮凶。这一义举迅速引发社会关注,当地工会组织和各界友人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声援中国海员,并协助他们平安归国。1938年11月,日本向澳大利亚大量采购生铁,用于制造侵华武器。当“达尔富拉姆”号货轮停靠坎布拉港准备装货时,180名澳大利亚码头工人团结起来,发起长达十周的罢工。他们顶住压力,甘冒风险,不让一寸生铁沦为屠刀。在他们不懈的抗争下,澳政府最终叫停了相关出口。这段生动感人的历史见证了中澳人民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的深厚情谊,铸就了正义与良知、团结与协作的精神丰碑。
历史铭记牺牲,时代呼唤和平。80年后的今天,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平与发展的基础遭受严重冲击。我们更应以史为鉴,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上个星期,习近平主席会见访华的阿尔巴尼斯总理时指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不会动摇,坚持共同发展的理念不会动摇,坚持促进亚太合作发展的政策不会动摇。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澳双方都应坚持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大方向,持续增进战略互信,深化拓展互利合作,广泛培植人民友谊,共同应对风险挑战。让我们在历史启迪中汇聚前行力量,在中澳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推动双边关系进一步向前、向好发展,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亚太地区繁荣稳定注入更多确定性与正能量,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
我还想强调,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台湾重回中国版图。主要战胜国当年发表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的无条件投降,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既是历史,也是事实,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我们坚信,历史终将照亮前路,中华民族必将实现完全统一,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必将共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