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罗世雄在俄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中国人民才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力量》

来源:(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馆) 2025-07-25 17:55

2025年7月25日,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罗世雄在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人民才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力量》,全文如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迎来80周年。总有一些声音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获得的国际援助的作用扩大化、绝对化。有人甚至宣称,如果没有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大量物资、武器和资金,中国就无法坚持抗战,没有美国参与二战,特别是1945年对日本实施核打击,中国也无法打赢日本。

显而易见,上述论调充满了偏见与谬误。事实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军功章有各国的一份,但更要授予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

首先,正是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击碎了日本侵华战争速胜野心。从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长达四年半的时间里,中国军队依靠以步枪、手榴弹、轻重机关枪、迫击炮和少量大炮为主的轻步兵力量,抗击拥有飞机、航空母舰、坦克、装甲车、重榴弹炮的日军。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前赴后继,让叫嚣“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日本侵略军付出了沉重代价。

第二,中国开展全民族持久抗战,有力抗击了日本陆军主力和海军部分兵力。据统计,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时,日本陆军总兵力共34个师团,包括朝鲜战场1个师团、中国东北8个师团、中国关内24个师团、日本本土1个师团,可见绝大部分兵力投入到了中国战场。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为51个师团。其中,日本本土4个、朝鲜2个、中国东北13个、中国关内22个、东南亚10个,近70%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作战。此后,直到投降,日本陆军主力始终在中国战场作战。在长达8年的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和海军部分兵力,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第三,外援也并非中国抗战的独有特点,同盟国间的支持是相互的、双向的,并非单行道。除了通过持久抗战牵制和消耗日军,支持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之外,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战略基地还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远征军出师缅甸,对远东盟军对日作战起到了直接配合作用。中国大量战略性矿产和农产品通过易货偿债方式出口到同盟国。1942年至1945年,中国51.3%的矿产品运往美国,其余48.7%则运往苏联。

80年前,包括中国、苏联在内的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界上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人民、国际组织等各种反法西斯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给予我们的宝贵援助和支持,将始终像爱惜眼球一样珍视各国人民友好情谊与援助。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