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布里斯班总领事阮宗泽在南昆士兰大学“与总领事对话”的演讲(全文)——幸好有中国

来源:(驻布里斯班总领事馆) 2025-08-01 05:32

(2025年7月31日,南昆士兰大学)

各位早上好!

很荣幸有此机会访问美丽的南昆士兰大学。要特别感谢校长凯伦·尼尔森教授、副校长约翰·贝尔教授、副校长任轶教授的盛情邀请和热情款待,感谢你们的光临。还要欢迎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南昆大是知名大学,教学与研究成果卓著,有的研究项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我高兴地看到南昆大与中国高校有良好合作,不少中国学生在此求学。教育合作一直是中澳人文交流的亮点。

借此机会,我将就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澳关系以及青年领导力等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并乐于回答大家的问题。

一、幸好有中国 

8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80年后的今天,人类又一次处于十字路口:要和平与发展而还是战争与倒退,要开放包容而还是封闭孤立,要合作共赢还是你输我赢。

当前,只要打开各大媒体的报纸或浏览各大网站,首先印入眼帘的景象是狼烟四起:关税战、贸易战、单边主义、脱钩断链、威胁恐吓,制裁高压的消息占据头条。

欧洲、中东等地区的战乱不减反增,烽火连连。一个主权国家的核设施遭受轰炸,开创恶劣先例。而加沙地带深陷触目惊心的人道主义灾难……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常言道,如果你手握榔头,看到的一切都是钉子。

而关税海啸将世界一分为二:一边是美国;另一边是其他国家。

作为盟友,澳大利亚也难逃厄运。

美国自诩为“灯塔”,却只想照亮自己。

华盛顿将关税武器化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正在摧毁战后国际经贸秩序。

美国还靠得住吗?

面对美国式的霸凌、讹诈,不少国家或退缩、或观望,敢怒不敢言。

中国则坚决反击,硬刚其关税敲诈,绝不惯着!

中国不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且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正当利益,维护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

中国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可靠力量。

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认同中方的立场,他们赞赏中方在国际上声张正义。

有朋友无比感慨地对我说:“幸好有中国!”

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团结合作,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多边主义才是解决世界难题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中国的统一势不可挡

80年前,台湾回归中国。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的胜利成果,也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诸多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分均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其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东方主战场,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兵力最多,做出的牺牲最大。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中国直接参与了联合国创建的历史进程,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

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该决议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干净彻底地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该决议明确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国家。

然而,有些人却企图诋毁联大第2758号决议权威性,炒作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鼓噪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联合国系统。

上述有关言论完全是对事实的歪曲,对历史的篡改,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践踏。

台海和平面临的威胁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纵容支持。

国际社会应坚定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坚定支持中国政府实现国家统一。

这一要求并非苛求,而是对《联合国宪章》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应有尊重与遵守。

中方警告美国,必须慎重处理台湾问题,避免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把中美两国拖入冲突对抗的危险境地。

无论台湾岛内形势如何演化,无论外部势力如何捣乱,中国的统一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三、成就自己、贡献世界

当今地球上有80多亿人口。发达国家人口只有10亿左右,还有约10亿人处于贫困或饥饿状态,贫富悬殊明显。

如何消除贫困,推动全球实现普惠、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本人有幸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咨询委员会专家,曾多次参加在联合国举办的关于人类发展的研讨会。

根据《202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排名第78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换言之,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创造了当代人类发展的奇迹。此乃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

中国在消除贫困、走向繁荣富强,保障人权事业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同和肯定。

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受鼓舞,增强了其奋发图强的信心,希望破解中国成功的密码。

中国不输出发展模式、不输出意识形态,创造的却是无与伦比的机会。

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为世界繁荣提供强劲动力。

尽管外部环境风高浪急,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

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3%,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针对日益增多的和平、发展、安全、治理赤字,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方面共同发力,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近日,中国还与国际社会共同发布《人工智能全球行动计划》,呼吁各方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是和平纪录最好的大国。

70多年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一场战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的大国。

而且,中国是核武器国家中唯一一个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书写的独立自主的故事、和平发展的故事、走向现代化的故事。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深刻蝶变。

这不仅是中国的成功,更是人类发展的成功。

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国好,世界才能更好;世界好,中国才能更好。

四、当考拉遇见熊猫

中澳均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是搬不走的邻居,加强友好合作,符合两国和亚太地区人民的利益。

然而,“幸运之国”澳大利亚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澳式焦虑”:“被抛弃的恐惧”与“亚洲的烦恼”纠缠交织,滋生“身在家园心似客”的身份危机。

这种焦虑投射到澳大利亚的对外关系中,塑造了澳大利亚对中国及亚洲的观感,增添了中澳关系的复杂性。

难怪有的澳大利亚舆论和政客热衷于渲染“中国威胁”,博取眼球,赚取流量。

从总体上看,中澳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关系良好。

而最大启示就是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

中国是16年来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量比澳大利亚与日本、韩国、美国及印度四国贸易总量还要大。不仅如此,澳大利亚的大部分顺差来自于对华贸易。

不仅如此,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未来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和贸易繁荣创造独一无二的机会。

这充分体现了中澳的本质在于互惠合作、相互成就、相得益彰。

中国越发展、消费市场越能释放更大潜力,越能为澳大利亚产品提供更大的机会;同样,澳大利亚越发展越能为中国繁荣提供更多的机会。

阿尔巴尼斯总理对华访问取得成功,为双边关系的注入新的动力。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澳双方首先要持续增进战略互信;二是要深化拓展互利合作;三是要广泛培植人民友谊;四是要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阿尔巴尼斯总理表示,澳方十分珍视对华关系,推动澳中关系发展,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稳定与繁荣。

他在访华期间重走惠特拉姆总理半个世纪前走过的长城,称赞惠特拉姆与中国建交的远见与勇气。

阿尔巴尼斯总理访华前在一次演讲中说,要以“澳大利亚方式”与世界打交道。

双方均要切实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奋力开启更富有成果、更加具有活力的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作为曾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同盟军,中澳在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方面均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而且,中澳在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开放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产业、促进医疗技术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双方共同努力,中澳合作完全可以更上一层楼!

五、领导力至关重要

很高兴看到今天来了不少同学,大家对于青年领导力话题颇感兴趣。作为外交官和曾经的学者,我愿分享几点心得。

何为领导力?领导力即奉献精神,如若能为社区、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做点贡献,不亦乐乎!

首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学者,我曾有大把的时间做研究并进行深入思考,并访问过不少国家。作为外交官,则可以通过实践去检验有关的国际关系理论,丰富了对外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解。

当外交官的好处或挑战就是,你不知道明天会去那里、遇见什么样的人、接触到什么样的文化、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两种经历都十分宝贵,对做好外交工作是宝贵的赋能。

从北京到伦敦,再到华盛顿,如今又到布里斯班,这段奇妙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在布里斯班工作三年来,我引以为豪是亲历了中澳关系近年来走出低谷、实现转圜,双边关系云开日出。

其次,保持谦卑,文明互鉴、相得益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何况人类社会。

世界很大、文化、历史、传统、资源禀赋各异,需要我们多了解、多接触、多交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会以分歧和差异来定义朋友或伙伴关系。

国际关系亦如此,需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而不是以不同或差异来定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不幸的是,冷战结束之际,国际上曾出现一种“文明冲突”论。它不仅不能化解冲突,反而引发更多的矛盾,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最后,世界各国人民都盼望美好生活,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不干涉内政”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外交官的工作是增进相互理解、加强合作,推进和平与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国家利益。

地球村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千姿百态,犹如一个诺大的花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滿园。

我们愿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青年是中澳关系的未来!

有句谚语说道:“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我希望并欢迎更多的澳大利亚青年朋友到中国去交流访问。

百闻不如一见。

希望中澳永远做好邻居、好伙伴!

希望寄托在两国青年的身上。

谢谢!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