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埃及大使廖力强接受中东社专访

来源:(驻埃及大使馆) 2025-08-17 17:11

2025年8月14日,驻埃及大使廖力强接受中东社专访。廖力强大使在专访中围绕李强总理访问埃及、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东地区形势等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主要内容如下:

一、上个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对埃及进行了正式访问。您能否介绍一下李强总理此次访问的主要成果?

答:应埃及总理马德布利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于7月9日至10日对埃及进行了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李强总理会见塞西总统,同马德布利总理会谈,并会见埃及众议长贾巴利、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等,达成重要共识,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政治互信愈加深厚。在习近平主席和塞西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埃关系蓬勃发展,树立了发展中大国精诚团结、联合自强、互利共赢、守望相助的典范。此访中,双方领导人一致同意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继续坚定相互支持,愿共同努力不断丰富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朝着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埃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持续迈进,更好造福两国人民。这也必将为下阶段两国加强各层级交往、推进各领域合作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务实合作大幅跃升。中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伙伴,两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并肩前行。中国是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国,是对埃制造业投资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填补了多项产业空白。根据埃方统计,截至2024年末中国投资近90亿美元,各类中国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在新型建材、纺织、新能源、白色家电、汽车等领域带动本地化生产,助力埃方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中埃共建的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入驻中外企业近200家,直接创造以及产业带动就业共计近8万个岗位。穿行在埃及街巷的中国品牌新能源车日益增多;埃及的鲜橙、椰枣、芒果等水果也大大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果篮子”。访问期间,中埃两国总理共同见证签署电子商务、绿色低碳、发展援助、金融、卫生等领域多项合作文件。我们将同埃方以中阿、中非两个合作论坛为依托,推进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三是多边协作更加密切。双方领导人围绕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中方愿同埃方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加强沟通协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中阿、中非合作行稳致远。埃方高度赞赏中方在中东问题上秉持公道正义立场,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多边协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双方领导人的上述表态再次印证,中埃关系具有超越双边范畴的世界意义。

李强总理还会见了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并表示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愿同阿拉伯国家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各领域合作,携手推进现代化,构建更高水平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明年,中埃将迎来建交70周年,中阿迎来第二届峰会,双方必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协作,为促进各自发展和民族振兴增添强大动力,为世界和平稳定贡献积极力量。

二、中国是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将于今年8月底9月初在天津举办上合组织元首峰会。您能否概述一下上海合作组织(SCO)在过去25年中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国担任上合组织主席国期间,做了哪些突出的工作?

答: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正式成立,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人口最多、地域最广、潜力巨大的综合性区域性组织。上合组织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在去年举行的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五个共同家园”重要倡议,为新形势下上合组织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路走来,上合组织“朋友圈”越来越大,“含金量”越来越高,其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维护安全稳定,推动交流发展。成员国通过一系列安全合作文件以及情报交流、联合行动等机制措施,打造了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也有效带动了社会发展和多领域交流。农业、减贫、职业技能等培训项目广泛展开,在2024年一年间培训各类人才4万余名,助力成员国家贫困发生率十年间下降18%。成员国之间地方、青年、妇女、智库、媒体等交流日益频繁,人民心与心联结更加紧密。二是加强务实合作,助力南方振兴。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贸易额跃升至5125.4亿美元,较成立之初增长了42倍。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8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4。从“零”到“万公里级”的铁路公路,从“油气管道”到“绿色电站”的能源版图,再到“一键卖全球”的数字生态,上合组织用 24 年时间,把“上海精神”写进了南方GDP账单,提振了南方力量。三是捍卫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上合组织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在反恐、禁毒、信息安全、金融等领域形成了多项首创性、示范性的制度创新与实践路径,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上合方案”。在国际关系方面,上合组织始终主张尊重各国彼此核心利益和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坚决反对霸权霸道霸凌。面对全球治理赤字和地缘政治动荡,成员国坚持团结协作,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共同发声,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我想指出的是,埃及于2022年成为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增强了上合组织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影响力;而上合组织在加强安全、推动发展、促进交流方面的实践经验也能更好地满足埃及人民对和平安宁、富足生活、文明互鉴的美好期待。

中国是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是“上海精神”的首倡者,更是弘扬“上海精神”的行动派。中国担任2024至2025年度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的口号就是“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我们聚焦“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这一主题,围绕巩固政治互信、维护共同安全、促进共同繁荣、加强民间交往、提升机制效能等5个方面,设计了110多项活动,已举办了90多项。活动涉及各个领域,包括主办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联合反恐演习等,进一步加强安全合作与互信;举办数字经济论坛、职工技能大赛等,推动务实合作走深走实;举办媒体合作论坛、电影节、艺术节等,促进各国民众相知相亲。埃及也参与了上述不少活动,比如数字经济论坛、媒体合作论坛等,相信中埃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协调配合将有助于推动双边关系朝着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埃命运共同体目标持续迈进。

上合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办,这将是上合组织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届时2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出席峰会相关活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天津峰会将办成一次团结、友好、成果丰硕的盛会,上合组织将进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三、中国如何看待近期中东地区的政治紧张局势,尤其是以色列和伊朗之间持续12天的战争,叙利亚的动荡局势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战争?中国在缓解紧张局势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您如何评价埃及在加沙危机和实现中东稳定过程中发挥的调解作用?

答:中东地区紧张局势长期持续,冲突对抗轮番升级。中方对此高度关注,一贯主张通过政治对话而非武力解决争端。本轮冲突加剧后,习近平主席就中东局势提出“四点主张”,强调推动停火止战是当务之急,保障平民安全是重中之重,开启对话谈判是根本出路,国际社会促和努力不可或缺。这为破解中东危局提供了基于理性和国际共识、务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中国是中东国家的战略伙伴,始终是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稳定的促进者、中东发展的贡献者。中方先后提出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落实“两国方案”三点思路等倡议主张,为解决中东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我们积极劝和促谈,迄已在华举办两届中东安全论坛,成功斡旋沙特与伊朗和解,促成巴勒斯坦各派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并签署《北京宣言》,树立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的典范。我们向巴勒斯坦提供了资金、食品、医疗物资等多批援助,中国维和军人参与排雷清爆、安全护卫、紧急救援等任务,用实际行动支持中东地区的和平努力。

关于你提到的几个问题,首先,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第一,必须坚决反对占领加沙的企图。加沙属于巴勒斯坦人民,是巴勒斯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改变加沙人口及领土结构的行为都必须予以坚决抵制。第二,必须放弃武力至上的迷思。军事手段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对当事方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应秉持公正负责任态度,采取切实行动推动停火。第三,必须缓解加沙人道灾难。人道物资武器化不可接受,集体惩罚加沙民众不可接受,袭击寻找物资的平民和人道工作者不可接受。第四,必须重振“两国方案”前景。落实“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实现巴以和平共处的唯一可行出路。关于以伊冲突,各方应汲取教训,在平等基础上重启对话,推动伊朗核问题重返政治解决轨道。就叙利亚问题,我想说三点:一是必须坚持推进政治过渡,二是必须坚决打击恐怖主义,三是必须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叙利亚有关各方应该从叙利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相向而行,共同为叙利亚实现安全与稳定、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努力。

中方赞赏埃及为推动地区局势降温、缓解当前加沙地带人道危机影响、努力推动结束加沙战事和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所作的努力。当前中东地区局势依然复杂敏感,中方将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国际公理一边。我们愿继续同包括埃及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平息加沙战火、缓解人道灾难、落实“两国方案”,尽快恢复中东地区和平稳定,这符合地区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