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杨晓光在巴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来源:(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馆) 2025-08-30 08:21

2025年8月29日,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杨晓光分别在巴新两大主流报纸《国民报》、《信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光辉历史,深入阐释抗战胜利重大意义,表达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维护和平、共同促进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意愿。全文如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全世界正义力量英勇打败法西斯势力,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捍卫人类尊严、重建世界和平建立了伟大历史功勋。

回望80年前的伟大胜利,我们要铭记那段峥嵘岁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法西斯集团为称霸世界发动的侵略战争。其中日本是最富于侵略性的军国主义国家。1931年日本蓄意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全境,点燃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把战火。1937年日本又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

从1931年中国人民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算起,至1945年9月日本投降,中国抗日战争时间长达14年之久。14年间,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投入兵力高达410万人,总动员人数近1000万人。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丧心病狂,对中国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屠杀、迫害、奴役和摧残,各种凶残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仅日军制造的一场“南京大屠杀”造成超30万民众遇害。除了中国,日军还给亚太多国造成深重灾难。日军在东南亚制造了“新加坡大屠杀”、“马尼拉惨案”,强掳中国及亚洲各国劳工和战俘至太平洋岛国奴役,导致大量人员悲惨伤亡。

面对着凶残的侵略者,面对着巨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差距,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以3500万军民伤亡、6000亿美元损失的巨大牺牲歼灭日寇150多万,最终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

80年后的今天,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认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他们试图以所谓“终战”淡化日本战败本质,将日本塑造为“受害者”以掩盖战争根源,以所谓“积极和平主义”掩盖其军事扩张野心,以“与历史切割”逃避国家罪责。这些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更是挑战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正义基石。历史不容篡改,事实不容抹杀。只有将反人类的法西斯主义战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才能防止二战悲剧重演,也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朝着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前进。

回望80年前的伟大胜利,我们要领会胜利的重大意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长期牵制并抗击日本三分之二以上的陆军兵力和相当一部分海空军力量,遏止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亚的北进计划,牵制和推迟了日本进攻南洋的南进步伐,为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胜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战,也是为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而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确定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期主要战胜国发表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要把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1971年联大第2758号决议郑重确认一个中国原则,明确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彰显了中国是维护人类正义事业的强大力量,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以武止戈的价值追求,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

回望80年前的伟大胜利,我们要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维护和平,推动合作,促进共赢。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个别国家大搞本国优先、强权霸凌,企图以单边主义取代多边主义,以所谓自定规则取代战后国际秩序,使联合国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面对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选择,中国坚持以公平正义理念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践行真正多边主义,促进国际社会团结合作,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我们坚定认为,国际社会应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确保所有国家都能在多极化进程中平等参与、享受权利、发挥作用,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享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成果。

要实现这一目标,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间必须坚持相互尊重、团结协作、互利共赢。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和巴新作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树立了典范。

中国同巴新的联系源远流长。百年前就有华人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二战期间,中巴新都曾遭受过日寇侵略,位于拉包尔的中国抗战将士和遇难同胞陵园记录了那段沉重的历史。

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巴新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高层交往频密,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巴新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两国务实合作不断取得积极丰硕成果。

历史无法重来,悲剧不能重演,未来可以开创。中方愿同巴新继续拓展深化合作,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走深走实,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我们也愿同巴新及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坚守正义的力量一道,携手维护和平,共同促进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