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庞春雪在当地主流阿文报纸《全景报》发表署名文章《山河已无恙 世界共长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章全文如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政府将于9月3日举行隆重纪念活动,共缅先烈、共护和平、共谋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回首过去,我们铭记历史磨难。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条款。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见证这一幕的记者朱启平在报道中写下笔力千钧的一句:“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和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东方主战场,中国付出巨大牺牲,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中国共产党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中流砥柱,其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领导中国人民赢得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领导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速亡中国”的迷梦彻底粉碎。
在欧洲战场,阿尔巴尼亚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940年意军突袭希腊,却在品都斯峭壁被阿尔巴尼亚游击队和希军联手击退,轴心“不可战胜”的神话第一次被打破。1941年德军装甲纵队直插亚得里亚海,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军在崇山峻岭中展开游击战,牵制德军无法北调。在巴尔干最险峻的隘口,阿尔巴尼亚以一座山的倔强推动着欧洲战场走向正义的胜利。
正是中国、阿尔巴尼亚等全世界正义力量的英勇战斗,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
以史为鉴,我们共担时代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强的全球性战争,战火遍及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卷入其中,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其胜利成果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二战胜利最重要的成果是确立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习近平主席指出:“二战结束前后,国际社会作出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成立联合国。”回首过往数十载,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为世界的总体和平、稳定与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
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其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
当前,国际体系的权威性与有效性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单边主义、强权霸凌等不断侵蚀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任何企图篡改二战胜利成果、颠覆战后国际秩序的行径,都是对世界公理与正义的挑战,必须坚决抵制。每个国家都应该肩负起时代责任,继承和发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精神,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面向未来,我们捍卫和平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始终站在人类进步一边。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三大全球倡议,以实际行动坚守和捍卫正确的二战史观,为世界提供超越零和博弈的中国方案,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以全球发展倡议为笔,将发展问题始终置于国际议程的中心位置,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谱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壮丽新篇;我们以全球安全倡议为盾,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筑牢“对话而不对抗”的全球安全屏障;我们以全球文明倡议为桥,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隔阂,增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让我们坚定不移携手共走和平发展道路,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发展振兴的同行者、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