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驻捷克大使冯飚在捷克媒体《议会报》发表署名文章《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共谋和平发展未来》,阐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历史作用和中国隆重举行80周年纪念活动的现实意义,回顾中欧团结互助抗击法西斯的共同历史记忆以及以此凝聚起的深刻友谊,呼吁中欧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时代中欧正确相处之道。文章全文如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9月3日,中国人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向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无数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和血肉之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日军最多,付出牺牲最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造成超1亿人伤亡,其中中国伤亡人数就超过3500万。中华民族同日本法西斯势力顽强抗争,为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的最终胜利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战略空间,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得到欧洲在内的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历史不会忘记,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中国浙江舟山渔民奋不顾身救出“里斯本丸”号船上的384名英军战俘,中国外交官何凤山为数千名犹太难民签发入境上海的签证,法国医生贝熙叶开辟运输药品的“驼峰航线”,德国人拉贝在南京大屠杀中竭力保护中国人民,纪瑞德、柯理格等多名捷克斯洛伐克医生不远万里参加国际援华医疗队,在抗战前线和大后方与中国医务人员并肩作战。在欧洲战场,捷克人民也从未屈服,涌现出众多耳熟能详的反法西斯英雄。中欧在反法西斯战场上用鲜血凝结的友谊历久弥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巨大的历史作用和牺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战后,中国与英法等欧洲大国共同参与创建联合国和制定《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世界进入总体和平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奠定了重要基础。作为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将日本窃取的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回首过去,面对法西斯掀起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中国人民同包括捷克人民在内的世界上一切热爱和平的人们团结在一起,用生命捍卫了世界和平。80年后的今天,在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面前,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包括捷克在内的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深知,历史的警示值得铭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为此,世界各国应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摒弃意识形态外交和阵营对抗思维,以合作破解矛盾、对抗和安全困境,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和争端,以团结应对全球性挑战。
怎奈放眼当下,世界并不太平,冷战思维与阵营对抗仍有市场,和平与发展事业依然任重道远。不少地区战火纷飞,冲突此起彼伏;个别国家肆意妄为,滥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举措;少数国家及部分反华政客推动所谓“以台制华”,曲解联大2758号决议,挑衅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战后国际秩序。必须指出,任何歪曲篡改历史、否定二战胜利成果的言行,都是对历史的嘲弄和对人类良知的侮辱。如果听之任之,战后80年国际社会的努力都将付之一炬。
中国与欧洲虽远隔山海,却在战火中淬炼出同仇敌忾、命运与共的深刻联结。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作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守望相助的两大正义力量,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共同建设者和维护者,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重要力量,中欧应坚定肩负起坚守正义、维护和平、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责任,顺应时代潮流,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动荡冲突的世界提供更多正能量和稳定性,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时代中欧正确相处之道,让和平的传承造福世界。我们坚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