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罗世雄在俄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共筑智能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馆) 2025-10-22 20:43

2025年10月22日,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罗世雄在《共青团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共筑智能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全文如下: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的新领域,攸关全人类命运,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对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影响深远。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有望到2028年增至8159亿美元。人工智能在展现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巨大潜力的同时,也深刻重塑国际格局与安全秩序。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治理规范,确保人工智能发展造福全人类而非加剧不平等与风险,已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基于自身发展实践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秉持“智能时代、同球共济”的发展理念,提出立足长远、着眼公平、倡导合作的AI治理中国方案,携手共建智能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大国智慧与责任担当。

2023年,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地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系统阐述了中国关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理念、原则与行动方案。作为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的重要实践,今年7月在上海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提出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打造了集“科技风向标、应用展示台、产业加速器、治理议事厅”于一体的国际平台。

一、中国方案以“平衡、正义、共治”为三大核心支柱。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工作,深刻理解其“双刃剑”属性,积极开拓安全可控与创新发展的平衡之道,在鼓励技术探索与产业跃进的同时,同步构建坚实可靠的伦理规约与安全护栏。探索分类分级管理,建立人工智能风险测试评估体系,完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规范。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实施安全开发规范,提高人工智能可解释性、透明性、安全性。

中国坚决反对利用AI技术垄断构建“小院高墙”。人工智能不应成为零和博弈的新战场,而应以开放合作推动技术进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桥梁。部分西方国家利用技术垄断优势推行单边主义和“技术霸权”,构建技术“护城河”。美国近期发布了《赢得竞争: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试图通过技术垄断巩固其全球领先地位,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强化技术出口管制。这种狭隘做法不仅加剧全球科技分裂,阻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更忽视全球南方的实际需求。

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构建开放协商与多元参与的“共治之路”。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到《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中国广泛吸收各国人工智能治理的有益实践经验,呼吁各国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必须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国际人工智能科学小组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对话机制,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公平、普惠发展。去年,中国在联合国总部发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以公开普惠的实际行动兑现“人工智能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享”的庄重承诺。

二、中国方案强调“实践、合作、协同”并重,不仅是理念倡议,更是行动指南。

中国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建设,为国际社会提供有益借鉴。构建全面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伦理准则,覆盖数据安全、算法透明度、场景化应用监督等多领域。先后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等,大力推进智能技术发展、赋能实体经济,培育新兴产业和新增长点,同时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中国在智能制造、个性化教育、精准医疗、便捷交通等方面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中国提出并探索“数据主权”与跨境数据流动结合的治理模式,为国际社会平衡数据安全与全球共享提供新思路。

中国积极搭建全球人工智能合作平台。通过持续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高水平国际平台,搭建全球对话桥梁。中国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致力于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与安全治理的新平台,实现“智能红利普惠共享、智能鸿沟有效弥合、智能发展始终向善”三大目标。这是中方践行多边主义的务实行动,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积极响应全球南方呼声,助力弥合数字智能鸿沟。积极落实“南南合作”,通过技术援助、联合研发、培训等多项措施,推动实施“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设跨境人工智能算力共享网络,持续推进落实“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联大决议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宣布设立专门面向全球南方国家的“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基金”,协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能力建设、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确保发展中国家在智能化浪潮中平等受益。

三、中国方案的愿景是“共商、共建、共享”。

智能时代,唯有携手同行,才能充分释放人工智能潜力。中国积极倡导全球共治,有助于凝聚国际共识,打破技术垄断,维护公平发展环境,形成统一的全球治理标准与规范,推动人工智能治理朝更加合理、公正、有效的方向迈进。人工智能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而非少数国家垄断的竞技场。只有打破壁垒、共享智慧,才能驾驭技术浪潮,实现“智能红利”的公平分配,使人工智能真正造福全人类。

俄罗斯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具有深厚积淀和独特优势。中俄作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应充分利用各自技术优势,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互利合作。面对西方主导的技术垄断和制度壁垒,双方要落实好两国联合声明相关内容,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与应用合作,促进人才交流与培养,推动落实《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加强人工智能治理理念互鉴和政策对表,探索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框架下开展有效协作,推动形成全球广泛参与、协同合作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只有在多边主义框架下坚持开放合作、风险共治、成果共享,人工智能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动能和弥合数字鸿沟的新纽带。中方愿与各方一道,以开放增互信,以合作促安全,以治理强规范,将人工智能的发展洪流,引向推动人类和平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的伟大航道,共同书写智能时代“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华章,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筑智能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