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马耳他大使张佐在《马耳他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携手共进开启中马友谊新篇章》

来源:(驻马耳他大使馆) 2025-10-25 17:00

2025年10月25日,驻马耳他大使张佐在《马耳他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携手共进开启中马友谊新篇章》,在赴马履职之际,深情回顾中马两国历久弥新的友好情谊,展望两国携手共进的美好未来。全文如下:

我于今年9月出使马耳他,从空中俯瞰整座城池,仿佛一幅气势恢宏画卷。穿行在首都瓦莱塔街巷,堪称一座“露天博物馆”。由经常在小红书上品读这颗地中海明珠,到走进这片阳光与石影交织的土地,聆听海风穿城而过的声音,深感中马是不同大小平等相待的典范。

庄严的递交国书仪式。递交国书这天,总统府礼车准时来接,我和夫人乘礼车由总统卫队长陪同,使馆的彭参赞和礼宾司长坐其他辆随后,车队由4辆摩托车开道,总理府广场又有骑警加入,一路上引起众多行人注目。看到瓦莱塔繁华的街道、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威武的骑警,眼前的一切烙印着马耳他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庄严华丽的总统府,向德博诺总统递交国书之后,总统向我介绍出席的主要官员,随后我向总统介绍使馆主要官员后,总统请我就座进行会谈,交流谈话气氛热情友好。会谈结束后,总统和我握手告别,卫队长陪同下楼之后检阅仪仗队,再由总统卫队长和礼宾司长送回官邸,车队仍由摩托车开道。我携夫人在13时出席总统宴会并致辞,跟同日递交国书的摩尔多瓦、斯里兰卡大使交流。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我曾领略过孟加拉的热带风光、北马其顿的巴尔干风情,如今来到马耳他这颗“地中海的璀璨明珠”,让我感受到“小国大外交”风采,更深感和平合作的珍贵。

繁华的马耳他港密码。港口展示着地中海心脏的魅力,扼守大西洋通往地中海东部及印度洋的交通要道,逐渐发展成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空中和航海国际枢纽。但作为文明冲突与融合的“活化石”,我认为互联互通成就关键密钥是来自开放包容。站在美丽的上巴拉克花园远眺大港,我看到熠熠生辉的“红色干船坞”,仿佛在静静诉说半个世纪前两国结下深厚友谊的历史。遥想当年明托夫总理是欧洲国家中第一个访华的领导人,成为当时是轰动世界的大事件。当时马耳他刚刚摆脱殖民统治,可谓百废待兴。那时中国并不富裕,但中国克服一切困难,毅然为马提供了1亿元人民币(当时约合7000万美元)无息贷款,在马援建当时中国自己还没有的30万吨级别干船坞,以及防波堤、玻璃厂、纺织厂等一系列项目,近千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不远万里赴马开展援助合作,筑起一座座中马友谊的丰碑。看到如今在世界乱变交织中的繁华马耳他,自由自在享受慢生活的居民,深感开放发展的可贵。

著名的地中海袖珍国。马耳他被誉为欧洲后花园,人口不到60万的小国,一年接待近400万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但作为历史上曾成为周边强国来来往往的舞台,马耳他靠的是闯出一条自主发展之路。马耳他1964年独立后正值冷战时期,为应对挑战奉行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方针,彻底从“基地经济”走向“自主经济”,向经济多样化发展,从而形成具有马耳他自身特色的经济体系。如今马耳他是集欧盟、申根、欧元区、英联邦一体的发达国家。在追求各自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本着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等共同价值理念,马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马耳他试行免签新政策,中国文化中心、中医中心、孔子学院拉紧了友好关系纽带。如今马耳他凭借自身优势,与各国开展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保证了马耳他在国际上的地位,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及核心利益,更让世人深感自主发展的宝贵。

站在新起点上,中马关系正迎来更加光明未来。我期待继续与马方共同努力,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书写中马友谊新篇章。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