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驻土耳其大使姜学斌在土耳其主流媒体《民族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之治”何以成就中国》,全文如下:

在与土耳其各界朋友见面时,我们常常不约而同地谈及中国的发展。一个从一穷二白起步的东方人口大国,长时间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探索形成了有效且高效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引领中国实现由弱到强的成功秘诀正是“中国之治”。
“中国之治”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工作中心,取得重大成就,长期保持蓬勃生机。同时坚持自我革命精神,“拿起手术刀对自己动手术”,革除自身病症。2012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从抓作风建设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廉洁从政、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中国共产党一抓就是十几年,特别是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国际权威民调显示,中国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连续十年高达90%以上。
“中国之治”的基础在于中国之制。中国最大的优势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在重大战略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灾害防治过程中,中国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使用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各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同时,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回首这五年,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今年经济总量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2021年至2024年经济增速平均在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中国之治”的本质在于人民之治。“中国之治”是以人为本的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超过欧洲44个国家人口总和,完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减贫实践,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同时,中国提出并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持续升级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20多个国际组织,在60多国开展了180多个项目,受益人数超过3000万,有力助推全球减贫进程。
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土耳其人民也踏上了实现“土耳其世纪”愿景新征程。今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同埃尔多安总统举行会晤,进一步为中土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动力。中土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也符合全球南方共同利益。双方要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在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上相互成就。
明年是中土建交55周年,双边关系发展迎来新的契机。中方愿同土方一道,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指引,不断夯实政治互信,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多边协作,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推动中土战略合作关系达到新高度,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