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日、3日,东帝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帝汶邮报》以连载形式刊登了驻东帝汶大使田广凤的署名文章《和平、发展、繁荣、和谐——中国的亚太政策》。
![]() |
![]() |
文章系统阐述了中国亚太政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目标,介绍了近年来我国与亚太各国关系发展情况。文章全文如下:
和平 发展 繁荣 和谐
——中国的亚太政策
中国驻东帝汶大使 田广凤
当前,亚太地区特别是亚洲保持快速发展,成为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作为亚太大家庭中负责任的一员,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亚太各国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与地区各国携手同行,共享机遇,共应挑战,开启了亚太发展的新阶段。我愿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的亚太政策以及我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中国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中国始终把周边放在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积极发展同亚太各国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近年来,在中国和亚太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亚太各国相互促进,相伴发展,彼此互信在共度危机中更加深入人心,双方互利合作持续全面发展。
中国同亚太各国保持了密切的政治交往,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保持频繁的高层互访和交流,睦邻友好不断增强。
中国与地区各国在贸易、投资、财金、高新技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自贸区建设等各领域积极开展互利合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各国提供了巨大商机。中国是亚洲国家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是东盟以及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是本地区许多国家的最大投资来源地,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8%。中国还加大了对地区国家的援助和人员技术培训力度,致力于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中国同亚太各国的人文交流也深入推进。中国在亚洲建立1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接待了大量亚洲国家留学生来华学习,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引起强烈反响,大大增进了中国同地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
中国是地区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力量,为区域合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坚持以东盟为主导,以10+1为基础、10+3为主体、东亚峰会为重要补充的东亚合作架构,推动10+1、10+3在经贸、金融、粮食安全、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中方稳步推进同南盟务实合作,并设立驻南盟代表。中国积极推动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将亚太经合组织打造成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平台。
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安全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努力推动地区热点问题和平解决,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的亚太政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以合作为基础。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利益交融不断深入。亚太各国面临着维护和平稳定的共同使命,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贫困的共同任务以及抑制矛盾多发、实现发展转型的共同挑战。我们主张去除冷战思维,摒弃意识形态偏见,树立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共同开创亚太和平、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第二,以发展为主题。亚太地区虽然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从外部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西亚北非地区持续动荡。从内部看,亚太国家面临发展不平衡、地区热点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此起彼伏等挑战。我们应当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努力推动本地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让发展的红利惠及地区各国人民,通过共同发展的途径有效化解多种挑战。
第三,以践行新安全观为保障。当今国际安全威胁更趋复杂多元,安全问题的突发性、传导性、联动性增强。为了有效应对各种安全问题,我们主张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
第四,以尊重多样性为前提。亚太地区多样性和复杂性突出,各国政治经济体制、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模式各异,这既是亚太的特色,也是亚太保持旺盛活力的源泉。我们应当尊重亚太现实,发扬开放包容、求同存异、互谅互让的精神,推动地区多元发展、齐头并进。
三、中国的亚太政策的基本目标
中国积极与地区各国扩大互利合作,妥善处理彼此分歧,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努力实现建设和平、发展、繁荣、和谐亚太的目标。
政治上,我们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恪守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不断增进同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和相互理解。中方认为,各国内部事务应由各国自主决定,地区事务应由地区国家平等协商解决。中方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价值观,尊重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探索,坚持通过密切的高层交往和持续的战略沟通,促进同地区国家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
经济上,我们致力于地区乃至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发展,愿同亚太国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给予其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大力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深化共同利益,实现地区普遍发展繁荣。
安全上,我们主张既尊重本国安全,又尊重别国安全,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地区安全环境。中方大力倡导和践行新安全观,反对通过损害别国安全来确保自身安全的做法,主张地区各国照顾彼此安全关切,最大限度展现善意、智慧、耐心,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化解矛盾,循序渐进地扩大共识、消弭分歧、推进合作,共同构建开放、透明、平等的亚太安全架构。
在人文方面,我们尊重地区多样性,积极扩大同地区国家的人文交流,希与各国携手建设多元共存、和睦相处的亚太大家庭。我们主张地区各国应当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把地区多样性转化为各国加强交流合作的活力和动力,增进各国人民的认同感和友好感情。
在区域合作方面,我们立足于地区多样性突出的实际,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区域合作机制沿着协商一致、循序渐进、开放包容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中方主张在尊重各方意愿、照顾各方舒适度的基础上,坚持以现有机制为平台,各种机制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地区合作。中国尊重域外国家在亚太的存在和利益,欢迎各国积极参与亚太合作进程。对任何有利于地区国家利益融合和共同发展的合作倡议,中方都持开放和欢迎态度。
四、几点思考
第一,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突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亚太地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动力。亚太区域合作活跃,为推动地区发展、促进稳定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亚太地区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几十年来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大环境,是各国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倍加珍惜。当前,本地区仍面临不少挑战,在此情况下,各国更应该加强团结,深化合作,增强内生增长和消费动力,保持发展势头,维护和平与稳定大局。
第二,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利益日益密切的今天,各国在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方面都负有责任,通过对话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共同安全,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唯一可行道路,也是各方的共同责任。我们相信,亚太国家有智慧,有能力,摒弃冷战和零和思维,妥善处理分歧和矛盾,寻求利益最大交汇点,让21世界的亚太地区走上和平、发展、繁荣、和谐之路。
第三,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本身就是对地区稳定与发展的重大贡献。事实表明,中国是亚太持久和平的维护者、互利合作的推动者和共同繁荣的践行者。中国将永做亚太其他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为建设一个和平、发展、繁荣、和谐的亚太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