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掠影

把求助者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来源:(驻菲律宾使馆外交官 李健) 2013-04-27 14:17

  来菲律宾从事领事保护工作已经两个多月了,接待了许许多多的求助者,处理了各式各样的案件,我对领事保护的认识也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工作,面对语言不通、有时甚至神智不清的求助者,要用极大的耐心去领会他的诉求;这是一个需要热心的工作,面对钱物丢失、遭遇不测的求助者,要用满腔的热情去协助他渡过难关;这是一个需要细心的工作,面对出入境受阻、无端被扣的求助者,要一丝不苟、认真细致地与驻在国当局交涉……总之,做好领保工作,就是要把求助者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倾心倾力,像解决自己的困难那样解决求助者的困难。不久前的一起中国公民失踪案令我对此感触颇深。

  一月上旬,接到国内通报,称一名彭姓中国公民从菲律宾马尼拉回国时在机场失踪,其家人通过彭所在的公司和菲警方找了近一个月,历尽千辛万苦,依旧音信全无,希望使馆协助查找。馆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

  偌大的马尼拉,到哪去找呢?彭所在的公司和菲警方已经找了一个月都没有音信,我能找得到吗?来馆仅两个月,面对重重困难,我不禁自问。当与彭所在的公司联系后,我发现困难比想象中还要大。彭的公司已通过菲移民局查到了彭的出境记录,证实此人确已到机场并出境,但从航空公司的登机记录看,此人并未登机。彭的公司已经把可能找到线索的地方都查过了,留给我的工作余地已经很少。难道搭错飞机了?打电话问了几个机场工作人员,回答一概是“Impossible”。那能去哪里了呢?既然没离境,那就一定还在马尼拉,先去机场看看吧。也许菲律宾人对中国姓名的拼音不熟悉,信息查询有误,至少要重新查一查。我心里这么想着,就行动了起来,急忙驱车赶往机场。

  在机场查出彭的出境记录和航空公司登机记录后,我唯一的希望破灭了。机场给的信息和彭所在公司给的信息一致:彭已出境,但未登机。究竟有没有可能重新入境?问了几个机场官员,回答均是斩钉截铁的“Impossible”。带着失望,我回到了办公室。

  离开机场后,我不住地想,究竟哪里还有线索?如果彭的家属查到这样的结果会怎么做?他们一定会坚持在机场找下去的。不能轻易放弃!彭既然没有登机,就一定还在马尼拉,机场一定还能找到线索。想到这里,我又驱车赶往机场。

  到机场后,面对机场官员一个个的“Impossible”,我坚持交涉,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泡,机场官员只得与我一道查看机场的各个角落,询问机场每个柜台的工作人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线索了。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我,前些日子求助站收容了一个流浪的中国人。我马上请机场官员联系求助站核实,当得知求助者就是彭时,我当即驱车赶往位于奎松市的求助站。沿途有一两个地方治安混乱,到处都是拍车窗“乞讨”的流浪者,我顾不上考虑这些危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找到彭。在终于见到彭,并把电话拨通,请彭向在祖国的母亲报了平安后,我心中的那种喜悦和激动是无法比拟的。

  随后,我又请机场官员核实了彭失踪的原因:原来他因不适应在菲公司从事船员工作,精神受到刺激,神智不清,在机场办完出境手续后就“迷路”了,未能搭机回国。后来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未通知机场官员的情况下把彭带出机场,请他重新购票。因语言不通且神智不清,彭只能在机场附近流浪,直到被求助站收容。

  后来,我又协助彭的家属来菲将其接回,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这个案子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虽然每个领保案件都不相同,但处理的原则是一样的: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把求助者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不轻言放弃,时刻保持耐心、热心、细心的工作作风,这也是一名领事官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我热爱这项重要而光荣的工作。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