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掠影

寻访西澳的“隐士”

来源:(驻珀斯总领馆) 2013-08-11 21:27

  对隐士这个词的理解,始自儿时学过的唐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釆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词句平淡清浅,意境却清逸幽远,令人敬慕而神往。我意想中的隐士,就是中囯传统文化意义上僻居林泉、远离尘嚣的高雅之士。但现代社会如此的喧嚣而浮躁,哪里是可以归隐的地方呢?

  8月11日,我有幸拜访了一位珀斯的隐者。他的雅居位于珀斯东北方向30公里处的天鹅景市(Swanview)市。院落坐落在山间一片幽静的丛林中,前方可以俯瞰一碧如玉、蜿蜒迂回的天鹅河,背后倚靠林木阴翳、岗峦起伏的John Forest国家公园。院子占地面积半英亩,前为屋宇,后为花园。屋内房间都不大,但书香充溢,雅意盎然。颇为别致的是,房前屋后各有一座中式亭阁,似为品茶纳凉之所。

  西澳著名学者、汉学家、语言学家沃利博士就是这所雅居的主人。尽管已年逾八十,沃利先生仍精神矍铄,口齿清晰,记忆力惊人。他可以讲中文、阿拉伯语、土耳其语、日语、德语等多种语言。他告诉我,1967年第一次到中囯旅行,从深圳入境,访问了武汉、长沙及韶山的毛主席故居,从此就喜欢上了中国。1985年,他来到中国首都机场工作,1992年,他进入北京语言学院留学。沃利的博士论文就是外国人如何更快地掌握中文的诀窍。

  沃利对中国抱有很深的感情,深到不能容忍任何对中国的诋毁和非议。他本人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方面造诣精深。他曾经对我说,中国有两点是独步于世界文明之林的。一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生生不息,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二是中国的汉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主动外侵的记录,即令是卷入战争,更多的是出于自卫,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最爱好和平的民族。沃利的观点让我深深地感动和折服。虽然年迈,沃利还担任着澳中友协的副会长,在为中澳友好关系积极奔走。3年前,他和妻子参观了上海世博会,那是他最近一次去中国。

  在沃利先生的花园里,我看到了来自异域的许多种不同的植物:南非的紫楹花树、火焰树,欧洲的郁金香、石楠花、熏衣草,东南亚的菖莆、睡莲,甚至中国的茶树、月季,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草木,郁郁葱葱,争奇斗妍。他院子那棵巨大的火焰树是前人1934年种植的。比我小一岁,明年也八十啦,他微笑着说。这种火焰树我是第一次见。乍看很像是中国的梅花,也开在冬末春初,没有绿叶陪衬,满枝满树,火红而热烈。火焰树的花末端含糖,是蜂鸟等小型鸟类喜爱的食物。这株八十高龄的火焰树能在西澳土地上蓬勃生长,正因为这里的气候与南非相像,亘古之前更是毗连的同一块陆地。

   

  我带你们走走吧,这里的山景也不错!沃利说罢,带着我们走出他的雅居,到山边去散步。周围是大片的野花自然保护区。尽管时节未到,一些黄色、白色的野花已竞相开放。再过四周,你来这里,将是一片花的海洋!沃利说。远处一棵长着擎天巨柱似的果实的西澳草树(Grass Tree)引起我的注意,它的果实原来是这样的呀。沃利笑了,说,那是我的手杖,刚好有点儿走不动了。他走上前去,将那根细长的草树果实摘下,在地上折去顶端柔软的部分,磨去花蕙,果然长度粗细正如一支手杖,且木质既轻又坚硬。在草树旁边,我看到一株非常漂亮的三瓣野花。这是当地的野生兰花,西澳独有的,沃利说,但如果你用花盆养它,就会死掉,这就是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野花保护区的原因了。

  回到沃利的山居,盛情的沃利夫人为我们准备了春卷、水果、甜点和西澳本地的啤酒。这所古色古香的老屋,尽管既不奢华,也不阔大,但却充满了温馨。从1965年买下这所房子,沃利和他的妻子断断续续在这里生活了48年。他的4个孩子出生在这里,十几个孙子孙女成长在这里。虽然孩子们定居世界各地,但每年圣诞,这所老房子还要聚会全家20多口人。像中国的春节一样热闹!沃利笑呵呵地说。坐在老屋夕阳透射的光影里,静静品尝着西澳独特的蛋糕和啤酒,听沃利讲述着陈年的轶闻,感觉自己也成了一个归隐山林的隐士。这感觉真好! (作者:禹同)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