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掠影

沙里河畔,友谊相伴——驻乍得使馆及华侨华人向乍灾民捐赠粮食包侧记

来源:(驻乍得使馆 何昱睿) 2022-11-01 05:29

沙里河——乍得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蜿蜒流淌在非洲中部,滋养着这片土地。首都恩贾梅纳沿河而建,整个城市因之而兴,却又为之所累。一旦遇到洪水泛滥、河堤决口,很多居民便不得不抛家舍业、颠沛流离。

十月末的一天,恩贾梅纳上空烈日高照,沙里河边的瓦利亚村灾民安置点内,黄土弥漫、热气蒸腾。一大早,数以千计的灾民倚坐帐外,无助地望向不远处的河堤,为一家老小的生计发愁。

从村边大道上,一支车队缓缓驶入安置点。灾民们眼中一下子闪起光芒,他们满是不可置信、却又难掩喜悦地喊道:“是中国人,是中国使馆!他们不骗人!他们真的来了!”说话间,飘扬着五星红旗、挂着外交牌照的一号车和一队使馆车辆已驶进村中小广场,后面跟着几辆满载援助物资的大卡车,车身还贴着“中乍友谊万岁”的标语。两个身着当地传统服饰的中国人一下车,就热情地同大家打起招呼“Bonjour, mes amis !(早上好,我的朋友们!)”,原来是驻乍得大使王晰宁先生和夫人杨楠女士,他们和使馆同事们一起来向瓦利亚村安置点的灾民家庭发放“粮食包”。

安置点负责人奥诺雷彻夜未眠,直至此时方才长舒了一口气。他大步迎向前,激动地握住王大使的手说:“大使阁下,我就知道,中国人一定说到做到!”

大树下,王大使夫妇与安置点灾民代表席地而坐。奥诺雷向王大使介绍道:“我们乍得位于非洲中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常年位居世界倒数。去年老总统在前线阵亡后,国家一直处于过渡状态,老百姓的日子非常困难。今年偏又赶上洪水泛滥,大家的农田和住所都被淹了,只能到这里临时安置,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之前,有其他国家的人来过这里,答应给我们捐些帐篷。我们一直在等,但什么也没等到,空欢喜了一场。前几天,中国使馆的外交官也来看望我们,说要为我们提供一批紧急的粮食援助,我们不免紧张不安,只能苦苦等待,没想到今天真的让我们等来了!我们不光等来了中国使馆的“粮食包”,还等来了中国大使!感谢您!感谢中国使馆!中国人真是太棒了!习近平主席万岁!”

王大使对一位灾民说,我们对大家遭受的不幸感同身受,使馆和在乍华侨社团为大家购置了一些生活必需品,打成“粮食包”大概每人能分到5公斤面粉、1公斤白糖、2.5升花生油和2块香皂,希望帮助大家解燃眉之急。这位灾民满眼含泪从王大使手中接过粮食包,连声道谢。旁边的灾民略带羞涩地小声问道,“那我们……现在……能去搬卸粮食了吗?”“哈哈哈,咱们一起去吧!”王大使笑道。

卡车旁,使馆的青年外交官们正与侨团代表一起,顶着烈日风沙,带领灾民们搬卸物资。不一会儿,小魏、小韩、小何几个小伙子就已汗流浃背,脸上身上满是尘土。“这些是我们在当地采购的面粉和糖,这些是我们华商工厂自己生产的花生油和矿泉水,”乍得华人华侨联合会连雪花会长向大家介绍道,“我们在乍得打拼几十年了,看到身边受灾的乍得朋友和当地员工每天愁眉不展,实在替他们着急,早就想为他们排忧解难了。听说使馆组织给当地灾民捐赠物资,我们华联会成员主动请缨、自发筹款,跟使馆一起紧急置办一批生活必需品。除了采购清单所列的物品外,我们还多加了一些瓶装水,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一旁的华联会名誉会长马立招也难掩激动,“我在乍得几十年,头一次见到这种大场面!感谢使馆牵头组织,让我们为乍得朋友帮上实实在在的忙!”

搬运现场热火朝天,人声鼎沸。乍得国家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记者一拥而上,纷纷对中国使馆的外交官进行采访。王大使说,“今年,乍得多地遭受罕见洪灾,当地百姓流离失所,使馆外交官和恩贾梅纳华侨华人作为首都一分子,感同身受,第一时间组织筹措粮食包,希望为其解燃眉之急、尽绵薄之力。此次捐赠只是一点微薄心意,接下来中国政府还将为乍得提供一批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援助。”“下周,使馆还将联合在乍中资企业向附近的恩格里村安置点捐赠一批同今天数量相当的救灾物资”,政务参赞秦昊说道。“另外,我们中国援乍农业组在乍深耕十数年,帮助所在地粮食产量提高30%。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将继续向乍得推广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希望能帮助乍得实现‘自我造血’。”经商参赞陈霄补充道。

在大家一道努力下,援助物资很快码放齐整,乍得外交国务秘书卡西雷女士等政府官员也风尘仆仆赶到了现场。王大使、连会长、奥雷诺主席共同签署了交接证书,中乍双方代表手持“中乍友谊万岁”的横幅共同合影留念,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签字仪式结束后,灾民们扶老携幼,有序上前领取物资。欢声笑语中,王大使夫妇来到灾民丝黛拉家帐篷前。“这位是我奶奶”,丝黛拉介绍道,“这些是我的弟弟妹妹们”。王大使躬身坐在奶奶身前问:“老人家今年多大岁数了?”

—“七十六岁了。”

—“家里几口人呀?”

—“十五口呢,粮食都不够吃,只能靠救济。”

—“我们今天给您送来了米、糖、油。”

—“那可太好了,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啊!”

丝黛拉的小妹妹在旁咧嘴笑道,“太好啦,今天终于能吃上Beignet(当地儿童喜爱的一种油炸食品)啦!”

安置点临时学校负责人邀请王大使一行来到尚是一片空场的校址,介绍搭建学校的设想和未来的教学计划。等着在新学校上课的孩子们纷纷围上来,王大使抱起一个小男孩,他好奇地摸着大使胸前的五星红旗徽章,王大使告诉他,C'est la Chine(这是中国)。王大使问围在身前的孩子们,“你们长大想做什么呀?”他们认真地说,“我想去中国,去中国学种地,学修水坝,学造汽车!”孩子们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要学这么多东西可不容易呀,”王大使对孩子们说,“接下来中国使馆的叔叔阿姨们会想办法,给你们送一些书包、铅笔、橡皮,希望你们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去中国看看!”

“我也要去中国!”“我要做医生!”“我要学汉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喊着。大使夫人变戏法似地从背后掏出一个足球问,“有没有想做足球运动员的呀?”“我!我!我!”孩子们欢呼起来。“那大家就一起分享这个足球,一起玩儿好不好?”“太好啦!”一个小男孩儿接过球,熟练地一脚射门,周围一群小伙伴都跟着他踢了起来,久违的欢笑在安置点上空回荡起来。

在接受乍得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进步报》记者采访时,王大使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结束。习近平主席在会上表示,中国将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乍同为发展中国家大家庭成员,两国长期友好,中方将坚定支持乍得保持和平稳定,为乍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积极协助。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方愿与乍方进一步加强交流互鉴,共同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共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断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作贡献。”

乍外交国秘卡西雷动情地表示,“患难见真情,每当乍得遇到困难,中国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近期乍得遭遇罕见洪灾,中国政府决定向乍提供大规模粮援,今天中国使馆和华侨华人又为恩贾梅纳的受灾民众送来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充分说明中国是我们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充分证明中方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乍方对此深表感激,乍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份恩情!”

眼看着广场上“粮食包”堆垛逐渐缩小,四下里花花绿绿的帐篷外生起一簇簇炊烟,到了同灾民们说再见的时候。灾民们依依惜别,奥诺雷眼含热泪。使馆的车队缓缓驶离村头,孩子们在道路两旁使劲儿地挥手,大声用中文喊着“谢谢”,有几个还一路追出去好远。那一刻略带心酸的温暖和感动,萦绕在中国驻乍得使馆同志的心间,久久挥之不去。大家都为能为促进两国人民友好贡献自己一份力量而骄傲自豪,也增强了深化中乍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和动力。他们向孩子们频频挥手,那些天真的笑脸洋溢着朴素却最为真挚的友谊,这是给辛苦了一天的外交官们最大的奖励。

尾声:

活动结束后,相关报道出现在乍各个社交媒体上,中国驻乍得使馆和乍得华人华侨联合会的这一善举收到好评如潮,现摘取部分网友留言如下:

“中国人来过了,为我们带来了粮食、尊严和希望!”

“感谢中国大使馆对我们的援助,这份恩情永生难忘!”

“没想到大使先生能穿上我们的服装,看上去就像是我们当中的一员。”

“谁是真亲民,谁是假亲民,大家看的明明白白。”

“一朝为友,终生相伴。”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