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掠影

六十而砺,中法地方教育合作再启航——首届汇流教育论坛侧记

来源:(驻里昂总领事馆 韩逸轩) 2025-04-18 00:16

2025年4月16日,里昂细雨连绵,如晶莹的珠帘垂落于罗讷河和索恩河中,泛起无数细密的涟漪。千百年来,两条河流在古老的里昂城的凝望下相遇、激荡,交融成一股更宽阔的水流,沉静地向远处流淌。

这一天,由驻法国使馆、驻里昂总领馆和新中法大学协会主办的首届汇流教育论坛在驻里昂总领馆举行。驻里昂总领事于江、里昂大学联盟副主席薄思敏、新中法大学协会副主席拉巴特,以及江苏省农业代表团、奥罗阿大区议会代表等出席本次活动。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国内城市30余所高校和里昂所在的奥罗阿大区2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共百余名代表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展开一场关于深化中国有关城市和法国奥罗阿大区教育合作的热烈讨论。

同中国合作,和机遇握手

“中法两国作为东西方文明重要代表,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法国是中国重要的教育合作伙伴,两国教育合作蓬勃发展。”驻法国大使邓励为本次论坛发来的贺信中如是写道。202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表示,中法要加快人文交流“双向奔赴”,提出“3年1万,欧洲翻番”重要倡议。邓大使在贺信中强调:“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消除隔阂偏见,是通向和平的正确道路,也是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新中法大学协会副主席拉巴特深情回顾法中两国人文交流历史:“150年前,福建船政学堂5名毕业生赴法国参观学习,开启了中法教育领域互动合作序幕。100年前,两千余名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成立的里昂中法大学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都是法中两国友好合作的珍贵历史足迹。”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详细介绍各自学校基本情况和开展校际交流合作情况,围绕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推进教育科研合作等热烈研讨。与会嘉宾全神贯注地聆听,手中的笔在纸上疾驰,从中寻找着合作的新机遇。里昂工程师学院代表卡罗琳骄傲地介绍道,她人生获得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上海同济大学,那时对中国产生的美好印象依然鲜活。她还引用孔子的名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表达教育的重要性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致敬。薄思敏则深有感触地表示,她虽然是里昂大学联盟副主席,但今天的论坛让她有机会认识和了解了更多奥罗阿大区高校伙伴。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通过加强两国人才培养、合作办学、联合科研、人员互访等领域合作,能够实现两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中法教育合作迈向新高度。

交换合作协议是本次论坛的高光时刻。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里昂三大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现场交换合作协议。与会各方对两国深化合作的强烈期许和坚定信念,在协议双方紧握的手和嘉宾们的热烈掌声中凝结。

在逆流涌动中扬起合作之帆

江河浩荡奔涌向前,难免遇到冲波逆折。近年来,部分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逆流横行,国际社会越来越难以凝聚兼收并蓄、开放合作的共识和合力。是被漩涡裹挟随波摇摆,还是坚定方向顺应主流?是甘于困守孤岛直至被逆流吞没,还是扬起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风帆,与时代潮流携行向前?每个国家都面临着抉择。

“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确立了重点聚焦奥罗阿大区的对法合作战略,”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在视频致辞中明确提出,“愿在扩大合作网络、深化科研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等方面深化同奥罗阿大区高校合作。”

萨瓦大学副校长梅杰称,自己虽清早出发,驱车数百公里来到中国驻里昂总领馆参会,但众多中法高教界朋友的介绍让自己深感不虚此行。他利用茶歇时间和华东师范大学等中方院校现场代表展开了热烈交流。

武汉大学副校长袁玉峰在视频致辞中强调:“对法合作交流一直是我校国际合作的重点和亮点,未来将在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同法国高校合作。”

外交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安青在视频致辞中以标准流利的法语阐述同奥罗阿大区高校开展合作的强烈愿望,赢得在座嘉宾高度认可和热烈鼓掌。她指出,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建交六十多年来,教育领域合作在中法关系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必将为两国“新甲子”共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法高校正以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践行着‘君子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凌祥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世界越是充满不确定,越需要中法这样的‘确定性伙伴’”。

“奥罗阿大区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教育资源丰富,大区同中国加强教育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光明,”薄思敏由衷地祝愿,“在习近平主席提出‘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指引下,希望中法(里昂)两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论坛平台相互了解、深化合作。”

跨越空间的期许和承诺,在里昂雨天阴郁的墨色中碰撞出闪耀的火花。

习近平主席指出,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任何逆流终将被时代洪流所吞没,人类文明正是在战胜一次次回旋与阻滞中不断前进。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唯有坚持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能让世界发展的江河始终朝着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方向奔腾不息。历史已经并将再次证明,逆流只是时代长河中的短暂回旋,各国文明进步、合作共赢的航向,永远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道。

罗讷河和索恩河在里昂城下相遇,一冷一暖,一急一缓。在漩涡与激荡中,两条河最终不分彼此,浩荡而去。人类见证过无数次这样的相逢、交融——江河交汇处,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崭新未来的开始。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