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温哥华,春意渐浓。林荫花影之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驻温哥华总领馆悄然展开。作为“国际中文日”的特别献礼,这场文化开放日活动吸引了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十余所高校的百余名中文学习者、教师以及中国文化爱好者汇聚一堂,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见证语言作为文明对话桥梁的深远力量。
中文,这一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产品,在这一天以格外生动的方式走近枫叶之国的青年心中。书法挥毫、茶香四溢、剪纸灵动、古琴悠扬,每一处都吸引着来宾驻足欣赏;中医针灸与推拿体验深入浅出,展示中华传统医学的独特魅力;香囊制作则融实用与审美于一体,传递草本文化的细腻意趣;“全聚德”烤鸭品鉴区更飘来阵阵食香,为现场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与烟火温度;最受欢迎的当属汉服试穿区,展台前人头攒动、笑声阵阵。年轻的身影穿行于竹影花丛间,身着华服拍照留影,在异国他乡邂逅属于东方的浪漫与诗意。
驻温哥华总领事杨舒在致辞中表示,学习中文不仅是理解中华文明与历史的钥匙,更是通往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桥梁。他鼓励加拿大青年朋友们用语言沟通心灵、传递和平,共同谱写人类文明交相辉映的华彩乐章。
活动现场同时举行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赛区的颁奖典礼。优秀选手代表白朵拉(Isidora Basanovic)在发言中回忆起她赴华交流的日子:“中文学习不仅让我认识了中国朋友,更让我用新的视角看世界。这种跨文化的理解与联结,是中加友谊的真正基础。”
一段悠扬婉转的咏叹调,拉开了另一段文化之旅。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中文歌剧《雷雨》咏叹调选段的精彩演绎。这部由唐康年、潘幸孩夫妇作曲的作品,以西方歌剧形式诠释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在国际舞台上被誉为中西艺术融合的典范。而此次演出,更是中文歌剧首次在加拿大由多族裔背景表演者共同完成的舞台呈现。演员们以中文演唱,声腔流转之间情感饱满,既精准传达出剧中人物的内心张力,也赋予中文语言以新的音乐表现力,让观众沉浸于文字与旋律交织出的悲剧世界。
更令人期待的是,这支由加拿大学者与青年学生组成的歌剧团队将在不久后赴华巡演,足迹将遍及北京、广州、南京、成都等九座城市,并与当地的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这不仅将把他们对中文与中国文学的理解带回文化的源头,也将推动中加青年艺术交流走向更深层次的发展。语言不再只是沟通的工具,而成为连接情感、共鸣与美的桥梁。这场在温哥华奏响的中文咏叹调,也正在化作文化共振的前奏,穿越山海,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语言是理解和团结的桥梁。”温哥华“汉语桥”俱乐部主席辛迪在视频致辞中深情寄语中文学习者,希望他们以好奇之心探寻世界,用语言搭建友谊之桥。
活动由驻温哥华总领馆主办,温哥华“汉语桥”俱乐部与加西大学承办。在谷雨这个寓意万物生长的节气里,“国际中文日”的庆祝活动在温哥华播下了一粒粒文化的种子——它们或将在未来某天,于遥远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理解、共情与友谊的花朵。